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華社:銘記光復歷史 共創復興偉業 兩岸同胞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 推進國家統一

時間:2025-10-25 05:02:51來源:大公报

  圖: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公會堂舉行。

  【大公報訊】新華社24日發表題為《銘記光復歷史 共創復興偉業─寫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的文章。文章指出:

  這是永載中華民族史冊的一天。80年前,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會堂(今台北中山堂)外牆張貼的「慶祝台灣光復」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這座會堂式建築裏隆重舉行。這一天,被日本殖民者竊據了50年的台灣終於光復,回到祖國懷抱。

  這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歡欣鼓舞、揚眉吐氣的光榮時刻,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

  歷史承載過去,也啟迪未來。

  台灣光復的歷史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無可辯駁。我們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就是要銘記台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永遠不能分離的血肉聯繫,重溫台灣同胞在這一段崢嶸歲月展現的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兩岸同胞更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這不僅是對歷史的最好紀念,更是對先烈們最深切的緬懷與告慰。

  命運與共,血肉相連

  悠悠歷史長河之中,寶島台灣早已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鴉片戰爭後,積貧積弱的中國屢遭列強侵略,中華民族的災難日益深重,覆巢之下無完卵,台灣與祖國大陸同遭列強鐵蹄踐踏。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戰爭,強迫戰敗的清政府於1895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割佔台灣和澎湖列島。

  玉山巍巍,挺起不屈的脊樑。日本殖民者1895年5月底強行登陸台灣島,台灣人民奮勇抵抗,發出「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的怒吼,打響了「乙未保台」之役。從5月底至10月,堅守台灣的官兵與台灣民眾組成的義軍並肩作戰,陣亡超過14000人,其慘烈「遠足以震動天下,俾薄海內外聞之」。

  黑暗之下,台灣人民前仆後繼,抗爭火種始終未熄。苗栗事件、西來庵事件、霧社起義等,彰顯了台灣軍民的不屈意志。在長期抗日鬥爭中,約65萬台胞獻出寶貴生命。

  50年間,台灣同胞與日本殖民統治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在台灣被侵佔的苦難歲月裏,無數台灣同胞用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  

  「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台灣光復的歷史表明,台灣的命運始終與祖國休戚相關,兩岸同胞始終血肉相連。

  「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團結一心、維護勝利成果,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高度,號召兩岸同胞攜手實現民族復興,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5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奮進前行。  

  今天,守護台灣光復勝利成果與推動兩岸共同發展、實現民族復興,早已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台灣光復的歷史昭示我們,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只有團結一心、攜手同行,才能抵禦外部勢力干涉,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兩岸共同守護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推進祖國統一的正義事業,攜手共創民族復興偉業,就是對先烈們最好的緬懷與告慰。

  「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岸同胞秉持民族大義,和衷共濟,共同奮鬥,定能完成祖國統一的千秋偉業,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