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社科院料明年樓市平穩調整

時間:2017-12-06 03:16:17來源:大公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報告》)預測,在沒有重大政策衝擊的情況下,2018年中國樓市將平穩調整,住房價格增幅或將繼續保持平穩下降,商品住宅銷售額增幅較2017年將明顯回落,各線城市內呈分化性波動,租賃市場將有顯著提升,但需要警惕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報告並建議,將2018年確定為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年,把持續調控融入到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中。\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報告》指出,2017年總體市場樓市穩中有升,一二線城市分化降溫。其中,尖塔型房價體系有所收斂,不同區城、層級、城市群分化各異。隨着本輪樓市調控回升小周期接近尾聲,未來一年將迎來新一輪調整期和降溫期。在沒有重大政策衝擊的情況下,2018年中國樓市將迎來平穩調整。(見附表)

  熱點市去庫存周期延長

  在庫存方面,一二線城市供求矛盾將有所緩解,去化周期有所延長,城市間差距有所縮小,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任務仍存在一定壓力,潛在庫存增加。

  高盛高華證券執行董事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日前也預測,2018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將從今年的7%左右降至4%。明年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將轉冷,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交易量和價格升幅會保持高位。明年房地產建設活動將繼續從一二線城市轉至三四線城市。

  《報告》指出,雖然不斷收緊的樓市調控及嚴格的限制性措施有效遏制了熱點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當前住房市場發展的總體風險有所降低,但是部分城市的住房市場仍面臨或者部分城市面臨樓市報復性反彈泡沫繼續擴大,或者預期發生逆轉泡沫破裂的風險。

  各項風險中,房地產開發企業面臨資金鏈與信貸違約風險;金融機構的房貸風險依然存在,但總體有所好轉;居民部門購房「加槓桿」值得警惕;政府資產負債狀況過於依賴房地產行業值得警惕;房地產行業存在的問題使得宏觀經濟蘊含一定風險。

  地價有望回歸理性

  《報告》稱,土地和金融市場與管理的問題是住房市場的兩個最大風險源。住房供給主體較為單一、渠道單一,住房城市內部、城市群的城市之間、不同層級城市之間的供需錯配,租售結構失衡以及租售內部不同類型住房的供求結構失衡,住房保障尤其政府支持不足、市場化過度,既導致住房問題,也加劇市場風險。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缺陷在於外界比較多的關注房價,但什麼樣的房地產市場是理性的,這才是市場需要關注的,未來還需關注土地制度的變化。

  《報告》估計,2018年多數城市土地將有所增加,土地購置面積增速繼續保持正向增長,地價有望回歸理性。《報告》又關注,未來將有更多的租賃用地進入市場,如何有效運營自持地塊和租賃地塊、增加盈利能力將成為未來房企重點探索方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