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持續面對上升壓力,惟長息和短息的走勢迥異。期限長於1個月的Hibor繼續緩慢攀升,1個月Hibor昨日報1.003厘,是2008年12月以來首次升穿1厘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不少新造按揭貸款採用浮息制,家庭供款負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仍然偏高。如果樓價無序下跌,負資產效應將會嚴重打擊個人消費,甚至觸發樓價、償債能力及消費連環下跌的惡性循環,最終拖累經濟增長,進而影響銀行資產負債表。IMF同時提示四大風險,包括樓價下調、環球金融收緊力度大於預期,內地經濟調整失衡,以及跨境融合倒退。
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財資市場公會資料顯示,期限短於1個月的Hibor有回落跡象。中國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解釋,這反映市場上並不欠缺短期流動性;至於1個月或以上期限Hibor持續攀升,主要反映市場預期因素,當中包括美聯儲很大機會於下月再度加息,以及市場擔憂香港金管局有機會再透過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從市場抽走資金。
儘管港元拆息有緩慢攀升跡象,顏劍文指出,大型銀行現時的最優惠利率(P)為5厘,與1個月Hibor和3個月Hibor(昨日報1.18厘)的差距仍大,相信本港銀行「無咁快加息」,因為一旦上調P,銀行提供予零售客戶的存款利率也有上調壓力,變相推高資金成本。
個別銀行調高定存利率
自從港元拆息上揚之後,個別銀行已相應上調港元定存年利率。星展香港存款及抵押貸款董事總經理陳偉思說,預期到今年年底時,3個月港元定存息口將升至1厘附近水平。星展香港企業及機構銀行總監張建生更說,到了明年第一季,預期港銀有壓力上調最優惠利率。
1個月Hibor常用作H按息口的定價參考。陳偉思說,暫時未見樓宇按揭貸款申請人由H按流向P按,主要是因為H按設有封頂位,貸款人沒有誘因改用P按,料H按仍是主流。截至9月底,本港仍有逾93%供樓人士選用H按計劃。至於銀行會否因應拆息上升而上調H按息口,她說要視乎銀行對按揭業務的取態而定,但由於競爭激烈,預期按揭息率「不會有太大調整」。
按揭供款負擔加重
本港樓價瘋癲高企,一旦供款利率快速且大幅上升,可能引發樓市風險。IMF代表團在訪問香港後發表總結,重點提示四大風險,包括物業價格調整、環球金融狀況較預期收緊、內地調整失序,以及跨境融合的倒退。對於樓市方面,IMF認為主要是「在市場供求失衡下,樓價仍上升」。由於相當部分的新造按揭貸款採用浮息制,並以Hibor為基準,供款人對利率變動仍十分敏感。
IMF指出,在面對「熾熱及估值過高的物業市場」,政府推出的宏觀審慎措施,有效為金融體系建立緩衝空間,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樓市調整,而印花稅亦有助遏抑樓價,而日後樓市在金融系統性風險減退的話,政府應逐步「減辣」,包括撤銷買家印花稅(BSD)以及雙倍印花稅(DSD)。不過IMF強調,「持續增加房屋供應」才是解決結構性供求失衡的關鍵所在。
另外,IMF報告內亦提到,環球經濟復甦,內外需求回升,預測今年本港經濟增長為3.5%,而明年則保持逾2.5%的強勁增長。同時重申,聯匯制度「仍然是最適合香港的制度」。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我歡迎基金組織再次肯定香港的前景,以及強大的緩衝空間及穩健的政策框架。」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稱,歡迎基金組織繼續支持聯匯制度,這是維持香港經濟穩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