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醜聞在美國國內持續發酵,從荷里活蔓延至政壇,更讓國會稅改表決平添變數。
早前《紐約時報》率先爆出,荷里活影視製片人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過去三十年曾性騷擾多位女性,開始了「控訴不當性騷擾」的大時代序幕。
從娛樂圈體育界到政壇
對韋恩斯坦的控訴震驚了美國社會。韋恩斯坦是荷里活最有勢力的幕後玩家之一,雖然指控名人「性騷擾」在美國並不罕見,但通常會被律師抹黑當事人為「想錢想瘋了才去敲詐名人」,最後和解了之。但這次指控韋恩斯坦的還有不少知名女影星,她們雖然勢力財力都遠不如韋恩斯坦,但名氣上比幕後的韋恩斯坦還高。這種抹黑的手段說服不了大眾。輿論一致指責韋恩斯坦,奧斯卡影評協會也取消了他的會員資格。
韋恩斯坦是民主黨長期重要捐款者。無論奧巴馬還是希拉里,都曾接受他的大筆捐款。這頓時把民主黨置於極為尷尬的境地。尤其是克林頓「白宮偷腥」事件,更被舊事重提。沉默數天,希拉里才發表措辭經過仔細推敲的聲明:「我被傳媒報道出來的關於韋恩斯坦的事震驚了!」
韋恩斯坦事件爆出了美國娛樂圈的「潛規則」,一下子點爆了同病相憐的受害女性的怒火。在影星米拉奴(Alyssa Milano)的呼籲下,女性紛紛用「#metoo」(我也是受害者)標籤,在推特與臉書上說出自己受不當性騷擾的事,響應出乎意料地熱烈。除了女性之外,也有男性受害者。
娛樂圈是性騷擾潛規則的重災區:製片人托巴赫(James Toback)被控性騷擾過200多名女子;《紙牌屋》的男主角斯貝西(Kevin Spacey)也被16名女子控告曾有不當性侵,其中一位女演員被侵犯時才14歲,《紙牌屋》因此取消新一季的播出。
但很快,性騷擾事件從娛樂圈迅速擴大到各行各業。其中最令人吃驚的莫過於美國奧林匹克女子體操隊了。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體操隊的五名女孩獲得團體金牌,其優異表現獲得「fierce five」的稱號,回國後獲得奧巴馬接見,深受美國民眾的喜愛,成為美國甜心。誰知當中竟然有三位女孩被國家隊隊醫多次性侵,其中一位最早被性侵時還未成年。在她們穿金戴銀成為明星後,這種性侵還在繼續。在國家隊這種層次發生此事,簡直不可思議。
由於民主黨一直指責共和黨總統特朗普「鹹豬手」,不尊重女性,共和黨這時找到一個民主黨的鮮活例子,自然立即把韋恩斯坦事件政治化。但很快,共和黨就發現自己也被這股火燒到了。先是德高望重的老布什總統被指控,不久前對一個婦女說下流笑話,又觸摸這位婦女的「後部」(指臀部)。這令92歲需要坐輪椅的老布什尷尬萬分。他發出的道歉說,自己純屬「出於好意」才做出這樣的行為。雖然直覺上,一個92歲的老人不太可能存心性騷擾,但如果這真是出於一種不自覺的「習慣」,就更說明美國社會不尊重女性之普遍,已經到了如何嚴重的程度。
性騷擾事件對共和黨更大的打擊,還在於亞拉巴馬州參議員的補選。這個空缺是因為賽森斯當上司法部長而留空的,共和黨對此志在必得。在初選階段,共和黨內部已經「爭破頭」。最後,白人民族主義精神領袖班農力撐的「民粹主義」候選人,前法官摩爾(Roy Moore)成功贏得初選。誰知卻被「不當性騷擾事件」當頭一棒。在「#metoo」大潮中,有九名女子控告他以前曾經對她們有不當性騷擾。
摩爾有「蘿莉控」,大多數女子被不當性騷擾時都只有十幾歲,其中一名更只有十四歲。侵犯十四歲的幼女已經是確鑿的犯罪行為了。摩爾否認侵犯幼女,但在眾多證據面前卻令人難以相信其說法。於是在多個民調中,他從遙遙領先民主黨候選人到小幅落後,形勢岌岌可危。不但民主黨大做文章,多名資深的共和黨人,包括麥凱恩、羅姆尼、眾議院議長萊恩、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克康奈爾,都呼籲摩爾主動退出競選。但在班農的支持下,摩爾堅持不退。
國會為「性騷擾」買單
就在摩爾被圍攻之際,民主黨也「後院起火」。明尼蘇達參議員弗蘭肯(Al Franken)被爆出一張照片,在一次飛機旅途上,他雙手疑似按在一名正在睡覺的隨行記者的胸上。他解釋,自己沒有真的按在上面,只是「假裝」如此,拍下照片是因為覺得這樣「好玩」。雖然他為此道歉,但隨即又有其他婦女指控他曾經對她們進行不當性騷擾。可見他一貫如此。
隨後又有媒體爆出,美國國會每年都花費一大筆錢,為被指「不當性騷擾」的國會議員打官司與尋求和解,輿論一片嘩然。聯繫到老布什與克林頓的行徑,現任總統特朗普也是眾所周知的「鹹豬手」,美國政壇的「不當性騷擾」根本就是常態。
性騷擾風暴暴露了美國社會的醜態,也摧毀了美國的道德形象。如果連婦女的權益也無法保護,又談何人權呢?
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