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近日表現一枝獨秀,升勢比美股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股市升至近十年新高,日本則創出25年來最高收市水平。亞洲股市大旺,除了受到全球經濟復甦的帶動外,更主要的因素是受惠於科技股的表現。
事實上,科網股有如此強勁的表現,除了得到實際盈利的支持外,亦由於歐洲、日本和英國中央銀行還未關水喉,令熱錢繼續充斥着股市。相信在這些央行未來一年仍無意完全收水下,本世紀初的科網泡沫大爆破都不會重演。
全球股市近日大升,不論大摩指數或是日本股市指數中的科技股,都遠比整體的表現好,而個別地區方面,香港的股王騰訊和日本科技龍頭股軟銀,亦比起當地主要指數的表現好得多。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指數在昨日曾升至十年新高,報171點,而今年以來,該指數已升了兩成半,但比起該指數中的科技分類指數,升幅卻只及一半,升幅達五成七。又正如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在今年來共升了9.73%,但其科技股分類指數,卻大升了兩成六。
而個別股市方面,亦是科技股的天下,香港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共升了三成一,可是,股王騰訊在這期間的升幅卻是106%。日本日經225指數年內共升了兩成,但指數中最重磅的科網股軟銀,卻錄得了三成多的升幅。
從上述的指數變動,便足以證明,今年來全球股市大漲,主要歸功於科技股。
與此同時,這種情況亦似曾相識,彷彿令人回到本世紀初,科技股股災前雞犬皆升的年代。單看本港近期數隻熱火朝天的IPO股份,包括閱文和雷蛇等,無不與科技有關。不禁令人聯想到當年科網股極盛時代,TOM.com的招股情況。
事實上,現時的科技股已今非昔比,目前受追捧和受歡迎的科技股都有實際盈利的支持,如股王騰訊和今日掛牌的閱文,都有可觀的盈利,與當年僅憑預測盈利便錄得超額認購數百倍的科網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現時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加速,科技企業盈利增長加快實屬無可厚非。更重要一點是,股市大升的背後,全靠大量熱錢支持,只要歐央行、英央行和日央行繼續量化寬鬆,大印銀紙,升市的盛宴都不容易就此結束。
雖然美國已完全停止量化寬鬆,並開始抽走量寬時期印下的鈔票,但是,觀乎歐央行、日央行和英倫銀行近期的發言和舉動,便足以令人相信,量寬的時代不會在明年內結束,而股市在科網股熱炒的帶動下,將會再闖高峰,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