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指,本港家庭債務問題不可輕視,一旦樓市逆轉向下,恐禍延銀行體系穩定性 資料圖片
本港家庭債務急速上升令人擔憂。截至今年第二季止,家庭債務佔GDP比率升至百分之六十八點三的歷史新高,較發達經濟體百分之六十三的中位數比率,高出了逾五個百分點,本港家庭債務水平偏高可見一斑。
「靠父幹」買樓推高債務
本港家庭債務突然增加,罪魁禍首可能是高樓價。當前樓價高企,年輕人「上車」困難,「靠父幹」愈來愈普遍,慈父慈母要將已供滿的自住物業抵押借貸,甚或進行加按,才能籌措足夠的資金,協助仔女買樓,相信是本港家庭債務急升的因由之一。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本港家庭債務增幅為百分之四點三,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增幅已提速至百分之五,不排除下半年增幅進一步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直指全球家庭債務規模急速上升,中長期而言會導致爆發新一輪金融危機。事實上,包括美國等全球多國家庭債務已超出零八年金融海嘯危機前水平,創出歷史新高,惟經濟增長動力仍未回復危機,隨時威脅銀行體系穩定性,IMF並非危言聳聽,本港金融監管當局需要提高警覺。
佔GDP比率迫近七成
根據IMF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從零八年至一六年,新興經濟體家庭債務佔GDP比率的中位數,由百分之十五上升至百分之二十,而發達經濟體的比率中位數,則由百分之五十二上升至百分之六十三。
截至今年第二季止,本港家庭債務佔GDP比率創新高,達到百分之六十八點三,比新興經濟體或發達國的中位數為高,情況令人堪憂。
本港家庭債務問題不可輕視,一旦樓市逆轉向下,恐禍延銀行體系穩定性。事實上,本港住宅樓市只是表面風光,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這從三方面可以反映出來。
一是置業者依賴「父幹」上車日趨普遍,突顯樓價與市場購買力脫節,這情況不可能持續下去。近期開售的多個新樓盤,市場估計四至五成買家要靠父母資助才能勉強上車,也有兩至三成也依賴地產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由此可見市場承接力已出現不足問題。
二是整體樓價上升動力有限,在高位處於爭持局面。雖然最近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八月樓價指數再破,但實際上升幅有限,過去三個月樓價升幅不足百分之一,與年初按月上升一至兩個百分點相去甚遠,樓市高處不勝寒,上升阻力愈來愈大。
全球利率向上 樓市添壓
三是銀行拆息按揭利率已緩緩趨升,對樓市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金管局出招抽資見效,兩個月內增發外匯基金票據八百億元,推動一個月港元拆息由零點四二厘低位上升至零點六四厘,以一個月拆息走勢作為基準的拆息按揭利率,每百萬元的按揭貸款,每月供樓支出額外增加約八十元。
全球利率向上成趨勢,物業資產價格調整壓力增加,惟全球家庭債務規模仍然不斷膨脹,成為世界經濟一個潛在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