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實現現代化強國可期

時間:2017-10-25 03:35:23來源:大公網

  圖:深圳在國家創新發展策略扮演先鋒角色,其去年GDP為一點九五萬億元,今年上半年GDP增幅更高達百分之八點八,為近四年來最高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昨日在京閉幕,大會通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將有利中國創新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以三十年時間成為現代化強國。近代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實現民族復興大業。

  以目前客觀環境而言,中國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在兩步走下,在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不下於歐美等西方發達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然後到本世紀中葉,即二○五○年,建成現代化強國,屆時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

  其實,在過去五年,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全球有目共睹,唱衰中國的炒家只會白費心機,難以得逞。中國今年先後遭穆迪及標普下調主權信用評級,但這無礙國家在本港發行美元債券計劃,反映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及發展潛力存在誤解。

  定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經濟總量由一二年的五十四萬億元增加至一六年的七十四萬億元,預期今年底突破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佔全球經濟總量百分之十五,但對全球經濟貢獻率卻超逾百分之三十,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見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大好,為實現現代化強國打下穩固的基礎。

  其實,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已追越美國,躋身全球首位,而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預期,中國人均GDP收入,將由目前的八千五百美元上升至二○五○年的一萬二千七百美元,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門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進展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中國創新發展的成績突出,令經濟表現更具活力,新技術、新產業紛紛崛起,不但釋放新增長動能,還提供新增就業,支持居民收入上升,提升經濟發展與增長質量。

  正如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過去五年,中國創科研發開支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一,高於百分之七點二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去年中國科研開支佔GDP比重上升至百分之二點一,其中企業佔比達到百分之七十八,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額更首突破萬億元,中國創新動能之強可見一斑。

  事實上,中國創科發展迅速,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取到不俗成效,湧現大批高增長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而生物、網際網絡等七大新興產業年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四,為同期GDP增速的兩倍。當前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取得進展,這從天宮、蛟龍、天眼、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出現可以反映出來,為經濟新增動能的泉源。

  創新動能強勁拉動經濟

  在國家創新發展策略扮演先鋒角色的深圳,GDP從一二年的一點二萬億元,上升至一六年的一點九五萬億元,今年上半年GDP增幅更高達百分之八點八,為近四年來最高。目前深圳力爭二○二○研發佔GDP比重進一步提高至百分之四點二五,目標將新興產業規模由去年的二點七萬億元增加至二○二○年的四萬億元,可見創新發展拉動經濟的效益十分顯著,這為本港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鏡。港深兩地加強在創新科技合作,對本港以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具重要的引擎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