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調查顯示,散戶投資入市的意願逐漸增強,對最近三個月A股投資收益感滿意的散戶明顯增多
機構和散戶對A股市場的態度逐步轉向積極,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周一發布「三季度機構和散戶投資者」調研顯示,上季滬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錄119.89點,環比、同比分別提升25.34點和17.94點;同期,散戶投資者信心指數報99.58點,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6.32點和8.74點。十九大將於周三召開,第三季GDP等經濟數據周四出爐,內地家庭部門消費快速增長,人行行長周小川在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下半年有望實現7%。/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滬財大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表示,上季機構投資不崩盤信心指數報159.29點,環比、同比依次上行19.07點和5.29點,散戶不崩盤信心指數報167.54點,環比、同比分別上揚21.1點和7.54點。
周一滬深兩市先升後跌,滬綜指突破3400點高位後回落,收市跌0.36%,報3378.47點,成交額2217億(人民幣,下同);深成指報11271.20點,跌1.12%,成交額3242億。周一兩市成交額為5459億元人民幣,較上個交易日增加近兩成。
市場風險偏好處修復期
徐國祥坦言,與真實基本價值或合理投資價值相比,有31%的受訪機構認為「現時滬綜指投資價值太低」,有46%的機構認為「現時滬綜指投資價值與合理投資價值差不多」,另有23%的機構認為「滬綜指投資價值太高」。他續稱,A股市場近段時間以來強勁的表現,是機構投資者信心指數大幅回升的主因,儘管今年以來貨幣偏緊格局始終延續,但市場風險偏好卻處修復期,市場熱點亦從低估值藍籌,向其他板塊或主題擴散。
受訪機構認為,「未來半年投資收益會增加」的佔比從二季度的24%,升至三季度的56%,預期「未來半年投資收益基本無變化」的受訪機構佔比,則從二季度的40%,降至三季度的34%;此外,預期「未來半年投資收益會減少」的機構佔比已從二季度的36%,降至三季度的9%。
賺錢效應開始凸顯
散戶投資入市的意願亦在逐漸增強。在被問及「如何看待最近3個月A股投資收益」的問題時,對投資收益感到「滿意」的受訪散戶佔比從二季度的5%,提升至上季的11%;認為「投資收益一般」的散戶佔比從二季度的39%,升至上季的48%;對投資收益感到「不滿意」的散戶佔比從二季度的56%,降至上季的41%。
此外,上季認為「現時滬綜指投資價值太低」的散戶佔比持平於二季度的30%,認為「滬綜指投資價值與合理投資價值差不多」的佔比從二季度的52%,降至上季的51%;認為「滬綜指價值太高」的散戶佔比從二季度的18%,升至上季的19%。
徐國祥說,散戶投資者信心指數的回升,與三季度散戶投資收益滿意度大幅提高有關,「三季度以來滬綜指高位震盪,A股市場通過不同板塊的接力表現,凸顯了明顯的『賺錢效應』,這促使散戶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高,其資金入市意願亦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