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瑞銀料電動車年銷1420萬輛

時間:2017-09-16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瑞銀料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增五成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瑞銀亞太汽車行業分析師鞏旻表示,由於電動車動力總成系統生產成本較預期低,且成本有下降空間,該行將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測上調50%至1420萬輛,佔全球新車銷量約14%,屆時中國的新車有15%為電動車。

  早前中國工信部官員表示,將研究制定淘汰傳統能源車的時間表。鞏旻認為,參考挪威及荷蘭的目標為2025年,但有關做法並非強制執行,若中國要做到此目標,至少是10年以後的事。他表示,相信政府補貼只是一時利好因素,消費者最終選用電動車而非燃油車,主因是售後維護支出較低,及使用成本降低。

  電子零件公司大有商機

  他又預期,電動車銷量增加後,研發成本亦將下降,從而令生產成本繼續有下降空間。他估計,2018年開始,歐洲消費者購買電動車與燃油車,成本有望相同。

  談及電動車與傳統能源車的差異,鞏旻表示,電動車比傳統能源車使用的活動零件更少,售後服務的收入將降低約六成。同時,電動車使用的半導體較傳統能源車多6至10倍。在用料方面,電動車較傳統能源車用多80%銅,但用少7%鋼、60%鐵和100%稀土金屬。

  他認為,對科技公司而言,電動車發展是一大機遇。該行從拆解雪佛蘭的Bolt所知,不少電子零件來自LG,而非傳統車零件生產商,並預期當電動車普及後,像LG這類公司將有很大商機。

  另外,惠譽評級表示,受惠於內地消費者激勵措施、燃油車限牌政策及公共領域的大規模推廣計劃等強而有力的政策,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實現銷量由2016年的50.7萬輛,增至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然而,中、長期市場發展,將取決於電池技術的改進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惠譽預計,中國的乘用車電動化比例將在2016年1.4%的基礎上穩步提升。在對燃油車實行限牌措施的一、二線城市中,電動車零售需求將不斷增長。2016年,限牌城市的電動車銷量約佔總銷量的75%。同時,隨着國家對低速電動車的監管收緊以及廉價低端電動車的供應增加,三、四線城市的電動車需求也會有所提升。由於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更充裕的地方政府補貼資金,及更發達的充電基礎設施,這些地區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