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商倡投資大灣區設備免稅

時間:2017-09-10 03:15:22來源:大公網

  圖:巢國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千載難逢機遇/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國家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工商界關注大灣區的機遇。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巢國明提出三項建議,包括:在大灣區城市設服務點,為港商提供服務;建議特區政府修訂《稅務條例》,讓企業在區內生產用的設備可獲免稅優惠;港府宜撥款委託學者定期對大灣區進行研究,讓港商掌握可靠資訊。

  巢國明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千載難逢機遇,港商應善用這個良機。他表示,現時香港中小企對大灣區,尤其是珠江口西岸了解不深,對當地營商的情勢仍流於片面,故建議港府應委託香港學者及經濟專家,定期對大灣區內城市進行調研,為香港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可靠的分析數據,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為鼓勵香港中小企到大灣區內投資,他建議港府修訂《稅務條例》第39E條,使港商在大灣區內,生產工序中使用的機械及工業裝置可享免稅優惠。同時,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累計資助金額上限應加碼,由目前20萬增至30萬元,新增加的10萬元作資助企業參與在大灣區的出口推廣活動。

  另外,他認為,港府應在大灣區城市設立服務點,為有意在當地投資的香港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協助他們對接內地各有關單位,避免香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當年在CEPA簽署後因為「大門開,小門不開」,而面對孤立無援的局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