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首置上車盤關鍵「非牟利」\關昭

時間:2017-09-08 03:15:49來源:大公網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月初公布其上任以來的首份施政報告,各方對此都十分關注,期待進一步了解其施政立場、方針與路向,更期望「報告」能把港人社會進一步引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的正路。

  而從連日的「吹風」信息看來,林太施政報告的「頭炮」重點,將會是港人社會最關心的議題:房屋,而具體方案就是「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

  而在民生重點──房屋問題上,要取得一些突破,並不容易,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眼前樓市已到瘋狂狀態,政府再「出招」必須十分小心,而關鍵在於要有的放矢、「一語中的」,最少在一部分人身上確實起到「化解壓力」的作用,那才說得上是施政新風或新猷。

  那麼,「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的推出,應該說是符合這一基本要求的。眼前,公屋、居屋、綠置居等,輪候冊已經大排長龍,但還有一部分人,私樓買不起,但又連上輪候冊的「資格」都沒有,他們可以說是一群「夾心蝸牛」,有不錯的學歷和工作收入,也已經有了小家庭,但就是「上不了樓」,被迫要負擔昂貴的租金,眼白白看着自己和「安居樂業」四個字「漸行漸遠」。

  這一部分人,是社會上的中產或中低產階層,對社會的穩定和氛圍是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當一群月入五、六萬以至七、八萬的年輕人、中年人都有怨氣的時候,則這個社會是難言安定和愉快的。

  不過,「首置上車盤」必須注意到,方案照顧的是特定的一群人,他們並不是冇樓住,更不是最基層,對他們的幫助是一種「搭一把手」、「扶一扶上樓」的作用,而不是把公帑向並非最有需要的人傾斜。

  因此,既「限買」、更「限賣」的做法必須清楚明確,是短暫幫而不是長久幫,更絕不可以轉手出售而從中獲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