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施政報告 心繫民生/房屋是重中之重 目標是市民住得更好

時間:2025-09-19 05:01:31來源:大公报

  圖:特區政府致力讓居屋做得更好,滿足合資格市民置業需要。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用6招完善置業階梯措施,包括下期起推出的居屋及綠置居,將縮短轉讓年期限制至10年,以鼓勵居民向上流;並再新增1000個「白表居屋第二市場(白居二)計劃」配額等。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房屋是施政的重中之重。長遠來說,政府希望每個人都能居住自己心儀的面積單位,亦希望向私人市場發展。\大公報記者 義昊

  昨日在施政報告答問會上,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指出,現時公屋建設都是以中型單位為主,例如居屋、綠置居亦偏重中型房屋,可能公屋居民會覺得自己現在的房屋面積和將來購買的差不多,居住環境未有很明顯的改善,可能未夠誘因讓市民買樓。他關注,新發展區的資助出售房屋會否面積更大,有更多配套設施,增加吸引力,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調整綠白表比例「一石二鳥」

  李家超表示,房屋是施政的重中之重,政府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住得更好,亦相信會不斷更好,但仍要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按部就班、因地制宜推進。目前來說,希望首先解決輪候公屋時間較長的人士。目前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已從6.1年降至5.1年,政府的下一個目標是4.5年,而最理想的狀態應是「樓等人」。

  施政報告提出將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由40:60升到50:50,李家超相信,這樣的調整可以起到「一石二鳥」的效果,因為如果綠表申請者買到居屋,既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同時也可以騰出公屋流轉給輪候的市民,因此自己非常支持推動。

  李家超指出,較大的單位受到市場歡迎,但我們都要明白每個人的能力都不相同,所以政府必須照顧不同需要的人士。「我們永遠的目標都是沒有房屋居住的要有房屋居住,有房屋居住的最好是自己的房屋,自己的房屋最好是越來越大。」李家超強調,政府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居住自己心儀的面積單位,亦希望向私人市場發展。所以,置業階梯要逐步豐富,但亦要很務實令市民清晰知道自己的情況,這些都是政府必須要做好的責任。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社交平台分享施政報告部分房屋相關內容,當中包括將綜合輪候公屋時間下降至5.1年;以快速興建的方式,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3萬個簡約公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供應;助力青年置業;收緊富戶政策;促進建築科技應用;推動智慧屋邨管理;推行「共築.創業家」計劃,與商界攜手支持青年實踐創業夢想;爭取立法會今年內通過「簡樸房」規管制度的條例草案等。她強調,會繼續努力,落實好房屋政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