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財新八月中國服務業PMI報52.7,較前值提升1.2個百分點,錄三個月來新高。鑒於同期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6的年內次高,當月財新綜合PMI最終報52.4,錄六個月來新高。財新的調查顯示,服務業經營活動的整體加速,與市況的改善、企業採取新的營銷策略等相關。
數據顯示,八月服務業企業繼續增加用工,增速為四個月來最顯著;同期,製造業用工則續收縮,但收縮率較七月有所放緩,兩者綜合,用工總量結束了此前連續四個月的跌勢趨於平穩。
數據還顯示,上月製造業成本升幅升至五個月來新高,繼續超過服務業,服務業平均投入成本則小幅上揚,但仍屬八年來最低水平。此外,服務業投入成本的漲幅有所放緩,且不足以抵銷製造業成本漲幅的加劇,這令綜合投入成本升幅創三月來新高。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指出,八月製造業、服務業的雙雙好轉,帶動了當月經濟景氣度的繼續攀升,但未來仍需注意近期投入價格的上漲,是否會帶來企業利潤和經濟通脹的壓力。
中誠信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袁海霞提醒說,官方非製造業PMI已連續兩個月回調,且內外需均有所走軟,且外需走弱是引致非製造業PMI下行的主因。不過,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仍有一定支撐,「十九大」或繼續釋放改革信號,制度紅利將進一步釋放,並對經濟增長構成積極作用,「下半年中國內外需料仍有支撐,全年經濟『前高後穩』,貨幣政策仍會延續穩健偏中性」。
官方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八月非製造業PMI報53.4,較前值回落1.1個百分點,僅略高於去年五月的53.1,錄16個月新低。
市場人士相信,調查樣本的差異是引致官方和財新數據背離的主因。公開資料顯示,官方調查樣本主要覆蓋國企,財新則側重中小企業,前者覆蓋企業範圍較廣,後者更聚焦東部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