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徵文及攝影比賽」昨日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行頒獎典禮。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弘揚愛國精神,由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港島東地區分會與東區民政事務處聯合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徵文及攝影比賽」昨日(14日)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行頒獎典禮。活動反應熱烈,徵文及攝影兩項比賽共收到逾1000份作品,經評審後,學生組及公開組分別選出冠、亞、季軍及優異獎得主,合共52人獲獎。有獲獎學生表示,透過創作過程重新認識歷史,深感今日和平來之不易,冀大家能珍惜當下,傳承先輩精神。\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千尋(文) 北山彥(圖)
是次活動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中國作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中國攝影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擔任支持機構;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十區分會、香港珠海社團總會、香港東區青年交流促進會、香港珠海文化藝術協會協辦。典禮在奏唱國歌中拉開序幕,全場起立致敬,氣氛莊嚴。
善用歷史資源深化抗戰教育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港島東地區分會顧問鄺美雲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曾遭日軍佔領三年零八個月,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戰士當年不畏強暴,堅持游擊抗戰,寫下「香港不會屈服」的歷史篇章。她指是次活動以徵文與攝影形式,引導市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強調「愛國不是選擇,而是基因;歷史不是故事,而是根脈」,呼籲大眾以史為鑒,勇於承擔時代責任。
擔任主禮嘉賓的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參賽者透過創作回顧歷史,了解先烈在14年艱苦抗戰中的英勇事跡,進一步認識國家歷史,並培養愛國情懷及民族自豪感。她指出,民青局今年舉辦多項活動,加強市民對國家與本港抗戰歷史的認識,包括由本月起至今年12月,十八區民政事務處將於社區會堂及中心展出東江縱隊抗戰事跡展板。同時,民青局亦透過在烏蛟騰烈士紀念園進行保育工程,並改善通往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的村路,期望社會各界善用本地歷史資源,深化抗戰教育。
獲獎學生以曾祖父抗戰經歷為題
即將升讀中六的梁禕桐憑《碉樓魂.1945─七勇士最後一戰》奪得攝影比賽學生組冠軍。作品攝於她中五時參加內地交流團間,於開平南樓頂部俯拍「七壯士」雕像。畫面中戰士姿態各異,有的持槍怒視,有的負傷不屈,場面震撼感人,梁禕桐遂將這一刻記錄下來:「我希望觀眾可透過我的作品了解到同胞抗戰的不易和艱辛,尤其是其中充滿血和淚的故事,並深究背後一系列的不易。」
徵文比賽學生組冠軍李希鳴則以曾祖父於抗戰時期的經歷為題。她憶述,曾祖父當年在戰亂中肩負起警示同胞的重任:每逢發現日軍蹤跡,便會手持銅鈴奔走於大街小巷,以清脆鈴聲傳遞警訊,提醒居民盡早撤離,爭取寶貴的時間。對於獲獎,她坦言既驚喜又感動,指創作過程讓她深入了解抗戰歷史,「比賽除了讓我對抗日戰爭歷史和時代環境有了更多認識外,也令我更加敬佩當時勇敢地為國家、為香港而戰的抗日烈士。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但現在我們能在和平的環境中生活、在繁榮的香港生活,讓我更加珍惜。」
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在典禮上分享,1943年她與母親、兄長加入游擊隊,擔任交通員與護理員,親歷戰火洗禮,至今仍歷歷在目。
典禮尾聲,全場嘉賓高唱《歌唱祖國》,其後一眾主禮嘉賓與獲獎者一同參觀獲獎作品展,透過文字與影像重溫抗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