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訪滬後不久,上海鐵路局對外公布,已陸續在上海鐵路局管轄的三省一市省會與地級城市的車站部分自助售取票機上安裝回鄉證等電子證件識讀器。5月份,上海局轄下44座車站實現了港澳台胞自助購票。7月下旬,上海鐵路局啟動第二批55座車站自助售取票機加裝回鄉證等專用證件讀模塊工作,9月初有望完成所有加裝工作。屆時,長三角地區共計99座車站可為港澳台胞辦理購票、取票業務。
這個信息的公布和特首訪滬可能只是時間上巧合,根據公布的內容來看所涉工程的開展已有一段時間,但對廣大在長三角地區工作和生活的港人來說,的確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這不僅大大節省了候車時間,無需預留一個多小時在車站排隊取票,也免除了提前領取紙質車票後難以改簽的麻煩,乘客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隨時在網上更改班次和支付改簽費用,到最後一刻自助取票即可乘車。
據了解為了這個技術上的改造,不少港人從各種途徑向內地有關部門提出請求,其中也有上海市政協的港澳委員以題案反映意見,所喜的是內地相關部門終予以回應,只是涉及的車站數量十分龐大,而涉及非內地公民身份信息的讀取和核對也有一定的複雜性,並非鐵路部門一家就可以解決,所以花費了較長的時間。
反觀香港高鐵的建設,因為有特區政府和港鐵公司統籌香港各界的關注與訴求,制訂最佳方案與內地各部門對接,不僅這類回鄉證取票的問題肯定不會在香港發生,而且在為港人量身定做的乘搭流程中,有關方面也作出了更為細緻和更具前瞻性的安排。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一地兩檢」的實施。
對於這個安排的好處社會各界早有共識,除了免去乘客兩次通關和帶着行李兩次上下高鐵的不便,還能真正發揮出高鐵在速度上的優勢,為乘客節約的時間肯定不止一個小時。對還沒有太多乘搭內地高鐵經驗的港人來說,可能對多一小時的乘車時間不以為然,但當港人了解現時上海至杭州乘坐高鐵只需要45分鐘,未來香港至廣州可能只需要35分鐘,即使一小時的耽擱也顯得很不合適了。
內地針對回鄉證的設施改造工程畢竟只限於讀卡機器和後台網絡,但「一地兩檢」安排所涉及的不僅是整個出入境大堂和月台的設施配套,還涉及眾多內地部門與港方合作提供服務的安排,甚至還涉及兩地在限制區域內的司法安排問題,實施的複雜性不言而喻。
社會上對「一地兩檢」存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可以理解,特區政府已積極聽取各界建議,並通過溝通和不斷優化方案,為各界釋除疑慮。目前絕大部分港人已認同「一地兩檢」是符合整體社會利益的,對香港繼續保持樞紐城市的地位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不能融入國家越來越發達的高鐵網絡絕非香港的福祉。
目前少數在「一地兩檢」上仍有所保留的人可能很少往返內地,甚至沒有回鄉證,他們自然未能體會高鐵出行的便利,也不能合理回應廣大港人對盡早開通高鐵和實施「一地兩檢」的期盼。
上海市政協港澳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