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林靜文報道:受惠出售青島前灣碼頭帶來一次性稅後溢利2.44億美元,以及新收購青島港國際五、六月利潤貢獻,中遠海運港口(01199)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中期純利大增1.23倍至3.84億美元,每股盈利12.76美仙,派中期息每股10.3港仙。董事總經理張為稱,會進一步布局全球港口網絡,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商機湧現,貨量多,是重點布局區域。他又不排除與和黃、招商局港口等碼頭公司合作,「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是健康且良性的。」
不計入2017年一次性特殊項目稅後利潤及2016年已終止經營集裝箱租賃、管理及銷售業務相關利潤,持續經營業務純利按年倒退6.2%至9930萬美元。董事總經理張為稱,主要是由於比雷埃夫斯碼頭的特許經營費大幅增加,加上南沙碼頭疏浚費用增加等所致。董事副總經理黃天祐補充,計及一些可比項目,期內利潤增長6.9%至8600萬美元。
問到中遠海控(01919)早前收購東方海外(00316)股權一事。張為直言,公司是少數與船公司和海洋聯盟結合如此緊密的港口企業,料能帶來更多協同效應,「哪個碼頭與聯盟、船公司結合更好,就更適合目前聯盟化的發展,就會帶來更好的表現。」至於未來東方海外的港口會否注入公司,則視乎母企決定。
今年首七個月,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長10%,中遠海運港口旗下的中遠─國際貨櫃碼頭和亞洲貨櫃碼頭分別增長38.9%和55.2%。張為稱,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港區貨量增長優於香港平均水平,而公司位於本港的碼頭貨量升幅則好於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港區,「就是因為我們牢牢把握了與船公司和聯盟的緊密關係,協同效應更多。」
或與和黃招商局港口合作
談及未來的碼頭布局,他稱,正與多個標的進行接觸和談判,致力打造全球樞紐港網絡。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與和黃、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馬士基碼頭、迪拜環球港務以及招商局港口等公司合作。黃天祐稱,年初預期全年資本開支為26億美元,目前已用逾9億美元,料全年未必全部用完。
大摩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遠海運港口中期業績稍遜預期,主要受累於附屬表現。該公司股價昨跌1.4%,收報9.14元,成交13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