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因素撐起港股

時間:2017-08-23 03:15:50來源:大公網

  圖:在去槓桿之下,預期市場利率趨向與不良貸款率有望見頂,內銀股投資價值獲得重估,是股價走強的關鍵因素

  面對朝鮮半島局勢緊張與美國內政紛亂等多項不明朗因素困擾,港股具有相當抗跌力,昨日力守二萬七千四百點,這與中國經濟穩好因素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有密切關係。強勢的騰訊、中行、建行、平保等重磅中資股成為港股的定海神針。

  中國經濟轉型見到成效

  經歷上周調整後,環球股市出現技術性反彈,從一個多月低位回升,其中香港股市反彈力強,收復近期一半以上的失地,恒生指數今年仍累升兩成半,遠高於環球股市一成二的升幅。對比之下,內地A股表現相對失色,今年上證綜合指數僅升百分之六而已。

  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已見到成效,保持中高速增長,為下一階段的改革開放提供有利的條件,包括深化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與進一步推進資本帳項目有序開放、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港股將首蒙其利。

  創新發展釋放新增動能

  首先,中國創新發展效能顯現,新經濟產業崛起,釋放新增動能。業務包括手機遊戲、社交平台與移動支付的騰訊,成為中國新經濟產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帶動港股上升的領頭羊。事實上,中國移動支付領先全球,去年交易規模達五十八萬億人民幣,是美國的五十倍。代表數字經濟新動能的騰訊,今年已累升七成,市值超逾三萬億港元,接近四千億美元,佔港股市值一成以上,繼續牽動着恒指走向。

  其次,中國推動供給側改革,着力金融去槓桿,內銀股將直接受惠。今年七月中國貨幣供應(M2)增長降至百分之九點二,連續三個月創新低,反映影子銀行業務持續收縮,而七月對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四千六百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連續六個月上升。在去槓桿之下,預期市場利率趨向與不良貸款率有望見頂,內銀股投資價值獲得重估,是股價走強的重要關鍵因素。

  深化改革開放推QDII2

  第三,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繼滬港通、深港通與債券通之後,市場期待已久的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2)不久將來也將會正式啟動,允許內地個人投資境外股市與債市,這是配合資本帳項目有序開放、跨境投資雙向開放重要的一步。值得留意的是,內地正積極發展直接融資(股市與債市),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為內險股帶來大量商機。

  總而言之,中國經濟利好因素可緩衝外圍多項不明朗因素帶來的震盪,發揮撐起港股的重要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