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反對派三條戰線進退維谷/方靖之

時間:2017-08-08 03:15:48來源:大公網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反對派一邊表示有意「和解」,惺惺作態的說要對新政府「聽其言觀其行」,一邊卻在準備新一輪抗爭行動。終於,在「觀其行」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反對派就撕去了「和解」的外衣,策動了針對新一屆政府的三條戰線:一是針對法庭的DQ案向特區政府「開戰」;二是針對教聯會前副主席蔡若蓮出任教育局副局長,發動反蔡若蓮及反國教行動。三是針對「一地兩檢」方案發動的全方位抗爭行動。

  然而,反對派策動的三條戰線,不但毫無理據,而且更違背了止息政爭,休養生息的民意,非但挑動不了民意,反而引起市民的冷待和反感。現在反對派燃點火頭處處,卻無功而還,進又無功,退亦不甘,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造成今日的困境,只能怪反對派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最終落得今日的田地。反對派如果繼續沿用老黃曆,還妄圖重施這幾年的政治化炒作,只會進一步被邊緣化,淪為社民連、「人民力量」之流。

  反對派第一條戰線,是針對DQ案發難。高等法院裁定姚松炎、羅冠聰、劉小麗、梁國雄去年10月的宣誓,違反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以及《宣誓及聲明條例》,其宣誓無法律效力,因而取消四人就任或上任立法會議員的資格。4名反對派議員被取消議席,再加上「青年新政」的梁游,總共6個議席被取消了,對反對派是一次重創,但6人在宣誓時的行為各界都看得清楚,違反宣誓要求的事實確鑿。而且,作出判決的不是特區政府、不是建制派,而是高等法院,整個裁決符合司法獨立的精神,反對派不滿大可上訴,但卻沒有理由將事件政治化。

  然而,反對派不敢向法庭開炮,但卻遷怒於政府,並開出不追討訟費、不追回薪津、不修改議事規則及提出政治性議案等荒謬條件,如果政府不答允,反對派就會全面開戰。但結果反對派的行動卻引不起市民關注,連他們為「DQ四丑」搞的聲援晚會,也只有幾百人出席,不少更是傳媒人士,至於以DQ為由向政府全面開戰,更得不到市民支持。何以如此?名不正言不順之故也。「DQ四丑」引火自焚,與人無尤,借DQ開戰出師無名,更有向法庭施壓之意。反對派眼見動員無力,近日所謂全面開戰已經不了了之,改為謀奪補選的6個議席。始終,都是議席最實際。

  反對派第二條戰線是針對蔡若蓮的任命及國教借機發難。反對派本來信心滿滿,原因是當年反國教一役,成功煽動大批市民包圍政府總部,而黃之鋒更期望借再次炒熱反國教議題來拉抬自己不斷下滑的聲勢。所以,近月黃之鋒已經不斷借政府的基本法教材說事,雞蛋裏挑骨頭,而反對派也提早為反對蔡若蓮的任命造勢,企圖將任命與國教聯繫一起,再挑起一場反國教行動。但結果,蔡若蓮如期任命,反對派照樣批評,市民照樣沒有反應,甚至連黃之鋒聲嘶力竭的表現,都博不到市民的一點掌聲,原因很簡單,因為愈來愈多市民了解到當年反國教是什麼一回事,當年反對派主要是抓着一份教材的其中一小段來發難,煽動不明就裏的家長出來,但經過這幾年的推廣,其實不少學校都已自行開辦國教課,請問學生被「洗腦」了沒有?家長及學生了解到國教課根本不是反對派所指的那樣,反對派的「恐懼」伎倆愈來愈沒有市場。

  至於針對蔡若蓮的任命發難,更是捉錯用神。蔡若蓮不但擁有高學歷,而且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不論能力及資歷都足夠出任副局長有餘。況且,她還未開始工作,就遭到反對派的瘋狂、無理由的狙擊,當中是否出於政治炒作,市民心裏自會作出判斷。教育是林鄭施政重中之重,並已增撥了大筆撥款,反對派現在針對教育局副局長的攻勢,肯定會影響到撥款及教育政策的落實,怎可能得到市民認同?

  反對派第三條戰線是「一地兩檢」,當中最大問題是其政治操作的意味太濃厚,完全不講道理,一味要推翻「一地兩檢」,令高鐵得物無所用。但民主黨幾個月前才說「一地兩檢」沒有問題,但現在又要死命反對,是為了香港還是為了政治早已一清二楚。而在全世界都普遍採用的「一地兩檢」模式,在香港竟然引來了「割地」、「租界」等荒謬指控,更凸顯反對派對「一地兩檢」的攻擊完全是走火入魔,大有孤注一擲,要借此反擊林鄭之意。但不要忘記,高鐵已經差不多建好了,800多億元已經花掉,反對派在最後關頭「搞搞震」,搞的不是林鄭而是全港市民,市民會問推翻了「一地兩檢」,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反對派啞口無言,只能東拉西扯,什麼破壞基本法、內地禁區十分危險等毫無說服力的說辭,自然得不到市民支持。

  民意如流水,反對派三條戰線無功而還、進退維谷,主要原因是他們罔顧民意,死抱對抗路線,可以理性商討的偏要擺出對抗狀態,為反而反、倒香港米。這自然不可能得到市民支持。反對派如果仍然不改弦易轍,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