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藥蘸熟豬肝\蕭欣浩

時間:2025-11-12 05:02:30來源:大公报

  老字號酒樓,於旺角重開,常設點心車,叫賣蝦餃、燒賣,另設煎糕車,煎腸粉、蘿蔔糕,彷彿回到數十年前的茶樓。舊式點心上桌,上湯炸粉果、灌湯餃、芝麻卷,另試沙翁、豬膶燒賣,味道同樣勾起兒時回憶。豬肝可以滾粥、煮麵,各有食客追捧。

  古時豬肝入饌,多與食療相關,見明代《群芳譜》有專醫「肝熱生翳」的食譜,言:「不拘大人小兒。黃芩一兩,淡豉三兩,為末。每服三錢,熟豬肝裹吃,溫湯送下,日二服。忌酒麵。」「翳」指眼內的增生組織遮蔽視線,黃芩與淡豆豉磨成末。服用時,以熟豬肝包裹來吃,再用溫水送服。

  另見清代《醫部全錄》,有治「一切目瞖」的食療方,「瞖」、「翳」二字相通,即治各類型的「白內障」眼疾,材料、做法如下:「用烏鰂魚骨、五靈脂等分,為細末,熟豬肝切片蘸食,日二。」「五靈脂」又名「糖靈脂」,實際是鼯鼠的糞便,屬性甘溫,現多作藥用,不作食療用。材料磨成細末,用熟豬肝蘸食。

  朝鮮古書《醫方類聚》,有記錄中國古代醫方,治「下疽病心燥,四肢痠,臍輪冷痛,或腹中絞刺」等症,「下疽」指下肢如膝、脛等部位腫潰。「臍輪」大概是肚臍到恥骨的區域,包括:腰椎、腸道、膀胱等多個部分。另治腹部絞痛。專方是「小嘉禾散,豬肝蒜片煎服」,「小嘉禾散」為藥方,內有十多種材料,如丁香、紫蘇葉等,用豬肝、蒜片煎煮服用,取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