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專家認為,現時中國服務業整體仍處相對繁榮期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財新中國服務業PMI七月報51.5,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與今年四月數據持平。得益於當月製造業PMI走高,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升至51.9,較前值提升0.8個百分點,錄四個月來新高。
蘇寧金研院研究員陶金表示,財新服務業指標的輕微下挫可視為「正常調整」,現時中國服務業整體仍處相對繁榮期。他解釋,七月服務業PMI僅0.1個百分點的環比跌幅尚屬輕微,且該數據長期維持於榮枯線上方;同時,與服務業對應的內需依然平穩,且仍處高位。此外,服務業對應的消費內部結構亦獲改善,特別是高端服務業正持續改善中。
數據顯示,七月服務業新業務量增速輕微放緩至16個月新低,受訪企業表示:「銷售相對疲弱與客戶數量減少有關」;用工量連續11個月擴張;平均投入成本雖繼續上升,但升幅輕微且較六月放緩,為近一年來最低升幅。
財新服務業和製造業PMI在上月有所分化,但陶金坦言,該「分化」更像是服務業長期繁榮後兩大行業間的「回歸」,而非真正意義的「分化」。他提醒,在大宗商品等原料漲價背景下,企業盈利前景將受極大挑戰,製造業的短暫回升或難持續。
製造業對未來前景樂觀度降至11個月新低,服務業樂觀度錄得去年11月以來最低。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指出,製造業及服務業界對未來1年經營前景的信心指數均有下滑,預示經濟下行壓力或仍存在。陶金補充說,當前處於庫存周期的頂部回落滯後期,官方PMI的回落,進一步驗證了該短周期的波動,從長期角度看,中國經濟將處「L形」經濟中;在供給側改革持續背景下,市場無法期望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因此更應關注消費規模及其內部結構的變化,即消費升級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