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私樓供應9.8萬伙新高

時間:2017-07-29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政府多渠道增加土地供應,推動建屋助市民安居 資料圖片

  政府今年上半年多渠道增加土地供應,令一手私人住宅未來三至四年的總潛在供應不斷刷新紀錄,截至今年第二季創新高至9.8萬伙,約74%更是中小型單位,按季大增3000伙;而平均每年供應大約增到2.5萬至6.2萬伙。供應不斷及樓價上升,亦促使發展商盡快賣樓,預計下半年可賣單位接近1.5萬伙(另文見A16)。

  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上季除政府主動供地外,發展商亦一改態度與政府洽商,發掘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令土地供應有更多渠道,亦使政府的年度供應更快達標。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最新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總潛在供應)達9.8萬伙,較今年首季末再添2000伙,既是自2004年第三季公布有關數字以來的紀錄,亦是約十二個季度連續創新高。

  數據顯示,總潛在供應量續升,主要來自政府已批卻仍未動工的土地。截至六月底止,已批卻未動工的單位約2.9萬伙,按季淨增長2000伙之餘,同樣是有紀錄新高。至於累積的現樓貨尾量和在建未售的樓花量,連續兩季各維持8000伙及6.9萬伙。

  16住宅地數月內轉熟地

  未動工單位持續增加,因有多幅中、大型住宅用地在2017年第二季轉為熟地。除是政府供地,包括西鐵錦上路站首期住宅項目外,發展商積極跟政府達成私人土地轉作住宅發展的換地協議,更成主要供應來源,例如新地的屯門54區、九建的將軍澳85區和宏安與旭輝控股的油塘地等,均於上季跟政府完成補地價協議。發展局上月底曾指出,上季便有約5800伙供應來自私人土地市場,本季預計還有5380伙,兩季便有近1.12萬伙,連同政府及一鐵一局(港鐵及市建局)的供應,本財政年度的供應料達1.61萬伙,約佔年度目標供應約1.8萬伙的89%,幾可提早達標。

  運房局亦指出,該9.8萬伙中,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約有7.19萬伙,即佔總供應約74%,比例較首季再多兩個百分點。政府將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短中長期房屋土地供應,以回應市民的住屋需要,並確保私人住宅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而由於運房局預計未來數月將有十六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額外多供應約1.11萬伙,市場估計,至本季尾,總潛在供應量有望衝破10萬伙。

  未動工量升 須促進建屋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潛在供應不斷上升,彰顯政府積極推地的成效,相信發展商也會以穩定步伐推盤。不過根據分析,由2014年開始,未動工單位量,佔總供應的比例也正反覆上升,高峰時一度超過30%,上季也高達29.6%;可售單位(即現樓貨尾及未售樓花)更是五年來持續維持10%以下,上季約佔8.2%。現象反映政府及發展商都有必要促進動工建屋進度,令市場有更多單位可認購,才能解決現時剛性的置業需求。

  另萊坊高級董事林浩文認為,政府近年積極推地,增加建屋土地供應,然而樓市正陷入「一手熱二手冷」的局面,交投持續向一手傾斜,發展商會因應市場變化,調節賣樓步伐的快慢多寡,二手的流轉量卻持續低沉,導致樓市繼續呈「乾升」的狀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