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重點展品(部分)。
毛澤東《論持久戰》(國家一級文物)
•此版本封面偽裝為《文史通義》,實為毛澤東於1938年5月發表的重要著作《論持久戰》,明確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的,最後勝利屬於中國。為讓敵佔區同胞讀到真理,地下工作者在鉛字排版時,封面換上《文史通義》的偽裝。文章裏那句「最後勝利屬於中國」,像火種般點燃了無數國人的心。
「抗大」畢業證書(國家一級文物)
•1937年1月,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在延安成立,直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共培養了20多萬名黨政幹部。
胡志明在廣西鎮邊縣進行地下活動時用的油燈(國家一級文物)
•1942年,越共主席胡志明為了與中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從北坡革命根據地進入廣西,被蔣介石密令軟禁。1942年12月至1944年9月期間,胡志明在廣西柳州度過了最艱難的獄中歲月,與柳州人民共同參與了中國的抗日救亡事業。此為他使用過的油燈。
重慶新華日報社為皖南事變後海外華僑呼籲團結抗戰致電國民黨印發的《海外呼聲》(第二號)(國家一級文物)
•《新華日報》作為抗戰時期創辦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份全國性政治機關報,廣泛動員華僑參加抗戰,加深祖國與華僑的聯繫。
葉淺予畫作《香港受難圖》
•葉淺予是中國知名畫家,擅長漫畫,1937年從上海移居香港,之後脫險到了桂林。在桂林期間,他繪畫了《香港受難圖》等作品,以畫筆揭示日軍暴行。
香港殷商何甘棠反串出演《六國大封相》歷史照片
•為了對抗日本入侵者,抗戰期間香港多個愛國團體和個人,分別通過捐款、義演、募捐資金、購買救國公債等方式,為抗戰出錢出力,作出貢獻。圖為1940年1月,香港殷商何甘棠在太平戲院的抗日慈善籌款晚會上,反串演出粵劇《六國大封相》的歷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