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應堅
今年內地新成立七個自貿區,各有各的特色。國務院公布了各自貿區《總體方案》,希望這些自貿區能發揮產業特點,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近日,筆者隨一個銀行參訪團來到武漢,與湖北自貿區主管部門─湖北省商務廳進行了深入交流,對當地教育科技基礎及高科技產業實力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令筆者對湖北自貿區有別於其他自貿區的產業特點及發展路徑有了新認識。
一、湖北自貿區高科技產業具發展實力
湖北自貿區分武漢、襄陽及宜昌等三個片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自貿區所在的湖北被稱為「千湖之省」,是長江中游經濟大省,去年GDP為3.23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七位。其中,武漢市是著名的商業及金融重鎮,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與上海、重慶同列為長江經濟帶「超大城市」及上中下游城市群戰略支點。2016年該市GDP達到1.18萬億元,排名全國第八位。湖北自貿區高科技含量較高,主要表現為:
首先,湖北尤其是武漢是內地最重要的科教研發基地。湖北教育發展一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僅武漢就有82所大學,僅次於北京,其中有七所大學是國家級重點高校。在校的大學生及研究生超過100萬人,位居全國第一。大量新畢業大學生及「海歸」投入市場,令武漢人才結構趨於年輕化,亦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科研資源。迄今,湖北有82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其次,湖北省重視技術研發投入,培育高科技產業基礎,在全省範圍設立了七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區。此次湖北自貿區三個片區均設在武漢、襄陽及宜昌高新區內。其中,武漢片區落於東湖高新區的核心區「中國光谷」,而東湖高新區又是全國115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實力排名第三、知識創造及技術創新排名第二的高新區。習近平主席視察該高新區時對區內科研與大學緊密結合、光谷特色產業及科技成果轉化效果高度評價。
第三,湖北省高科技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武漢成為聞名遐邇的創新型城市。201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3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5000多億元。武漢高新技術產業佔全部工業產值四成以上,在主要城市中排在深圳之後。高科技產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光電器材、生物醫療、成套技術裝備、高端智慧設備等領域。
二、湖北自貿區圍繞高科技做文章
湖北教育科研及高科技產業有良好的基礎,湖北自貿區政策框架設計時十分重視這一特色及優勢,並希望借助自貿區創新及開放平台,支持湖北高科技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今年3月國務院公布湖北自貿區總體方案,確定了「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聚集區」的戰略定位,並要求建成高端產業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自由貿易園區。在七個新自貿區中,湖北自貿區的科技及產業發展特點較為顯著。
總體方案提出多項主要任務,除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外,更加突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這一獨特任務。總體方案要求自貿區營造有利於技術創新及科技成果轉讓的科技體制,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此外,重點構建人才支撐系統,包括人才激勵機制、技術移民制度及引入境外知名大學等。
金融業支持自貿區建設也圍繞推進科技金融創新展開,如吸引境外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等風險投資機構、支持科技型企業海外上市及離岸併購、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促進金融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探索科技型融資擔保公司等。
近年來香港積極發展創新科技,投放大量資源,並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香港發展高科技有一定優勢,擁有世界級的人才優勢,研發成果很多,但高科技產業基礎較薄弱。香港創新科技的一條出路是加強與內地合作,例如,利用湖北自貿區等創新開放平台,形成產學研優勢互補,必將擴大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香港金融業參與湖北自貿區科技金融創新,也會帶來大量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