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黃家偉,副總裁老少聰,渣打香港高級經濟師劉健恆
【大公報訊】記者陳詠賢報道:渣打香港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預測,雖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減低,但聯儲局期望利率正常化的態度未變,若當地經濟數據支持,美國12月或再加息一次;而縮表則最快在9月展開。對於環球市場下半年有收水可能,劉健恆認為,美國展開縮表及中國去槓桿,無疑會令市場擔心資金減少,亦令借貸成本上升;但觀乎中美的經濟政策口脗,不論縮表或去槓桿都是早有計劃,並有序執行,而中國官方亦強調不會盲目去槓桿,相信對經濟影響不致波動。
外貿批發業續悲觀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今年三季「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結果顯示綜合營商指數按季跌1.3至44.3,但按年上升3.2,反映香港中小企營商信心正緩步向上。行業方面,調查發現零售業分類指數有顯著回升,按季上升3.5至41.9,業界的投資意向、營業狀況及盈利表現均見明顯恢復;製造業分類指數亦按季上升0.7至42.1,其中對營業狀況的信心回升尤其顯著;進出口及批發業分類指數則按季跌1.8至38,當中對投資意向及盈利表現的信心跌幅較大。
劉健恆表示,指數反映香港經濟按年有改善,亦與中國宏觀經濟數據脗合,而零售業及製造業信心恢復,業界投資及招聘意向加強,相信零售業已由低位反彈,並有持續回升的趨勢。展望香港及中國經濟,劉健恆預計,今年香港GDP增長可達3%,內地GDP增長全年可達6.8%。他指出,雖香港實體經濟表現穩健,但中小企信心指數仍低於平均值50,反映香港業界對環球投資信心仍然不強,而下半年環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國聯儲局的加息、中國就金融風險的去槓桿措施,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
半數企業未推動數碼化
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老少聰表示,今季零售業表現按季上升,相信與香港回歸活動及訪港旅客增加有關,亦反映中小企前景正緩步回升。他提到,是次調查亦訪問中小企對香港數碼競爭力的評價,發現逾58%受訪者未有計劃推動業務流程數碼化,而零售、資訊及通訊行業認為,對比內地及鄰近國家,香港業界在電子商貿、電子支付、網絡保安、數據分析及雲端應用等方面的評分皆低於平均值。他表示,生產力促進局未來會有多個新項目,協助中小企加強科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