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之9/港生訪寧波幫博物館 感受奮鬥精神

時間:2025-08-29 05:02:54來源:大公报

  左圖:「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採訪團在結業儀式上與嘉賓合影留念。右圖:傳媒學子們在寧波幫博物館聽工作人員講述「寧波幫」的歷史故事。\大公報實習記者洪學禕攝

  從寧波到上海,從香港到台灣,再從海外回到內地,源於寧波的一批又一批工商巨子和社會名流把自己開拓創業的奮鬥歷程與家鄉和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造就了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寧波幫」傳奇。

  8月6日,「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採訪團來到位於寧波市鎮海區的寧波幫博物館,通過了解甬港兩地血脈相連的家國情懷、風雨同舟的奮鬥故事,共同把握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香港「由治及興」的新發展機遇,與國家同進步、共繁榮。\大公報實習記者 金子曦、鄺雅文、楊桂銘、姚淑敏寧波報道

  在寧波甬江北岸,一座主建築群為「甬」字型結構的寧波幫博物館,記錄了「寧波幫」與這座城市的激盪歲月,也定格了「寧波幫」合力興甬的感人畫面。第一家近代意義的中資銀行,第一家中資輪船航運公司……當這些寧波商人創辦的「第一」被歷史所銘記,「寧波幫」也成為中國商業史上,極有特色和影響的一支力量。

  寧波商人多領域締造商業帝國

  「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鄧小平在1984年8月的號召,瞬間激活了一座城,海內外「寧波幫」為寧波開放打開了一扇門,也點燃了寧波快速發展的引擎。如今,這一號召被鐫刻在寧波幫博物館的展廳裏,引發了港生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展廳入口的長走廊上陳列着一排「寧波幫」傑出人物塑像。他們分別是:貝時璋、王寬誠、邵逸夫、談家楨、盧緒章、董浩雲、包玉剛、曹光彪、李達三。

  「我讀初中時,學校裏便有一座逸夫樓,沒想到能在這裏看到他老人家的故事。」瞻仰着塑像,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曹逸琳不禁感慨道。踏入館內,展陳豐富詳實,從早期寧波商人憑藉濱海之便,勇闖碼頭、揚帆出海謀生計的艱辛歷程,到在航運、金融、實業等多領域締造商業帝國,那些泛黃信件、陳舊賬冊、逼真還原的商號場景,無不在訴說往昔輝煌。

  全球徵集展品 創建精神家園

  「寧波幫博物館是搶救、挖掘、整理、保護、展示寧波幫珍貴史料、實物的有效平台。自籌建就於全球範圍內開展寧波幫史料、實物的徵集工作。」寧波博物院學術研究部副主任陳茹向港生們回憶道,2006年6月,寧波幫博物館籌建辦公室成立時,沒有一件現成的展品,「整個籌備過程好似一場白手起家的艱苦創業。」面對空白,博物館開始關注寧波人離鄉後的奮鬥路線,他們在香港、台灣及寧波人活躍的眾多內地城市舉辦發布會,向五湖四海發出鄉音的召喚,而「寧波幫」人士的回應也如潮水般湧來,捐出一張收據、一本證書、一枚獎章、一件舊衣等飽含時光和溫度的物品,建立起這座精神家園。

  在海外「寧波幫」的支持下,到博物館開館前,籌建辦公室已徵集到各類史料、實物1000多件,跨越了「寧波幫」發展的各個時期,已能逐漸勾勒出「寧波幫」一個半世紀風起雲湧的歷史。同時,這也是一個商幫如同海鷗逐浪融入現代走向全球,卻又心繫鄉梓的歷史。「近年來博物館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增強展覽的互動性和沉浸式體驗,為吸引年輕觀眾做出創新嘗試,促使對寧波幫歷史文化更深刻的認知與認同。」陳茹表示,「我們力求更生動地展現歷史文化,為遊客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