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賴當局以「切香腸」方式逼近「法理台獨」紅線\朱穗怡

時間:2025-08-25 05:02:09來源:大公报

  民進黨賴清德當局推動「法理台獨」的步伐並沒有因為「大罷免」慘敗而減慢。本月初「內政部門」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村長、陸配鄧萬華未完成喪失「其他國家國籍」及取得相關證明文件為由解除了其村長職務。其實,早在去年12月,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因具有大陸配偶(陸配)的身份,遭民進黨當局指控違反島內「國籍法」而被解除議員公職。賴當局上台後頻頻在兩岸戶籍上作文章,其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為了嚴格區分大陸與台灣的關係,把兩岸視為「兩個國家」,在法律法規上滲透「台獨」理念,企圖以切香腸的方式一步步逼近「法理台獨」的紅線。

  賴清德自去年「520」上任後多次叫囂「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台獨」謬論,為推行「法理台獨」做鋪墊,而其首個目標是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當時史雪燕已經卸任,其任期早在2022年12月25日已經屆滿,但賴當局竟然秋後算賬,仍以史雪燕未放棄大陸戶籍為由,撤銷其曾擔任的公職。最近,賴當局的態勢越發強硬,其「黑手」更是伸向曾有大陸戶籍的現任公職人員,還直接搬出「國籍法」,指控相關公職人員沒有放棄「中國國籍」,所以撤銷其職務。開此先例,後患無窮。此後,凡曾擁有大陸戶籍的台灣民眾恐怕無法再在島內擔任公職了。

  根據台灣地區法規,公職人員不得具有「雙重國籍」,若當選,應於就職前辦理放棄「其他國籍」,並於就職日起一年內完成相關程序及取得證明文件。然而,島內相關法律具有「一中」精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曾擁有大陸戶籍的台灣公職人員就職前毋須放棄「中國國籍」,而賴當局卻混淆視聽,濫用所謂「國籍法」,撤銷了沒有放棄「中國國籍」的台灣公務人員的職務。這根本就是違反了島內法規的「一中」精神。

  此外,賴當局早前還把申領過大陸定居證的台灣居民張立齊的台灣身份證及護照註銷了,換言之,張立齊從此失去了台灣居民身份。最近台當局又預告修正草案,計劃嚴格限縮申請恢復台灣身份的條件,適用對象是原來在台灣設有戶籍,後在大陸設戶籍或領用大陸護照而喪失台灣身份的民眾。此一系列行徑無非就是恐嚇台灣民眾不要申請大陸方面相關證件,不能同時擁有「台灣身份」和「大陸身份」,因為在民進黨當局眼中,這等於是具有「雙重國籍」。

  「大罷免」民進黨慘敗,意味着其「反中」、「台獨」路線不獲台灣主流民意支持,但由於民進黨仍掌握執政權,擁有大量政治資源,不僅不會放棄「台獨」路線,還會加緊推行「法理台獨」。這顯然是一種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正如國民黨最近推出的諷刺賴當局的動畫片《南方四賤客》所呈現的,賴清德以為自己穩穩坐在駕駛座上,卻沒想到車子正在駛向懸崖。「台獨」就是一條死路,賴清德和民進黨若仍一意孤行,必撞得粉身碎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