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八大」自資生已得享資源/關 昭

時間:2017-07-19 03:15:45來源:大公網

  本年度立法會財委會已剩下今天最後一日會期,經主席陳健波安排,會議將連開八小時,但共有八個項目的撥款申請需要審議通過,排頭位的是本屆林鄭月娥政府提出的新增三十六億元教育撥款,用於短約教師「轉正」及補助自資大學學位的學生每人每年三萬元學費,餘者還有公務員加薪、中九龍幹線主要工程等。

  財委會會期去到最後一天,還有如此眾多的經濟、民生項目待審議,完全是反對派動輒「拉布」造成的惡果,而更為荒謬的是,他們不僅不稍思己過、負上責任,竟然在這「最後一天」都還要「玩嘢」,聲言只會審議第一項的教育撥款,其餘七項都「闊佬懶理」、不會予以審批,因為他們要把會議時間用來抗議「長毛」等人的議席被褫奪,要林太答應分兩階段補選及「不予追索」等要求。

  這真是荒天下之大謬的所謂要求。通過撥款申請是立法會議員的職責,是議員對社會、對選民的責任,如今竟變成了他們手中的「籌碼」,用來要挾政府、討價還價;而且,就算同意就教育撥款進行審議,也是「不情不願」、節外生枝的。他們提出,三萬元補助為什麼只給自資學位的學生?八間大學的自資學位學生為什麼得不到資助?他們要林太「一視同仁」、「位位咁多」。

  這一要求,是不合理的,原因很簡單,部分考生,在高考是取得足夠分數的,但由於大學學額不足,而不得門牆而入,才需要改投私立大專的自資學士學位,負擔昂貴的學費。而八間大學,得享政府豐厚的財政支持,無論是師資、設備還是學生出路,私立大專的自資學位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如此「八大」的自資學位學生已得享公帑資源,又有什麼必要再給予每年三萬元的資助?

  反對派的所謂要求,只是想從中作梗、刁難林太的花招而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