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壹傳媒經營陷困境,早前決定將旗下刊物部分工序外判,繼而把擁有逾27年歷史的《壹週刊》出售
面對廣告收入持續收縮,壹傳媒(00282)繼把旗下刊物部分工序外判,進一步決定對《壹週刊》賣盤。集團接納商人黃浩提出收購業務,包括《壹週刊》在內的多份雜誌香港及台灣業務,估值約5億港元。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嘉聲預期,交易將在9月底完成,又指有關估值當中1.8億元,將預留作未來一年至兩年的營運資金。/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壹傳媒刊發通告宣布,黃浩全資擁有的W Bros. Investments Limited提出要約,雙方展開正式協議的磋商,涉及可能出售《壹週刊》、《忽然1周》、《FACE》、《ME!》及《Next+One》的香港及台灣業務權益。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嘉聲於員工大會上,引述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強調,保證不會出售壹傳媒,又指幾經掙扎最終決定出售《壹週刊》。張嘉聲透露,有潛在買家叫價較黃浩為高,惟除了考慮買家的收購價,亦要考慮其他條件,又指甚至有潛在買家提出,收購整個壹傳媒集團,惟最終被拒。
擬向數碼化方向轉型
張嘉聲續說,預期8月初將完成買賣合約,9月底正式完成交易。據其向員工發出的通告指出,數碼化是集團的發展方向,直言在雜誌市場的營運不太成功下,不宜繼續持有多份雜誌,因此決定出售雜誌業務,是由紙媒轉型數碼化計劃的重要部分。
交易完成後,壹傳媒將會繼續發行《飲食男女》及《交易通/青雲路》,並加速其數碼版。
《香港電台》引述黃浩回應指,不能承諾保留全部員工,因此他並沒有能力配合所有員工的訴求。黃浩提到,現階段希望集中火力做好《壹週刊》,至於會否進一步收購《蘋果日報》,他直言自已沒有能力。
工會憂員工飯碗不保
壹傳媒工會就《壹週刊》等業務賣盤發表聲明,批評張嘉聲於去年員工大會指「最差的時間已過」,目前仍然刊登廣告招聘記者,惟營運方針突然逆轉,賣盤收場。聲明指出市場會影響新買家對《壹週刊》的營運方向,憂慮相關同事「飯碗不保」。
壹傳媒出售《壹週刊》等業務前,市場似見春江鴨,該股上周五單日飆升近16%,昨日開市前停牌,午後披露交易後,復牌炒高近60%,高見0.59元的20個月高位,收市升幅收窄至18%,報0.4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