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報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昨日正式設立,獲香港各界人士高度關注。有代表委員表示,教育基地的設立,有助青少年深入認識國家歷史,期待透過該基地推動愛國教育,培育貢獻國家、具民族認同的新一代。
幫助青少年深入了解國家歷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表示,教育基地的設立是推動港澳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基地將幫助青少年深入了解國家歷史,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抵禦外侮的英勇事跡。他指出,通過實地參訪與交流,年輕一代將更深刻體會「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增強對國家的認同與歸屬感。教育基地的設立亦體現中央政府對港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懷與支持,有助於培養具國家意識、願意貢獻社會的新一代。
林至穎期待未來在內地更多地方設立類似基地,並建議運用「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等多元化技術手段豐富學習體驗,讓歷史教育更加生動深刻。他期望香港能進一步善用這些愛國教育資源,推動跨地域學習活動,讓青年親身感受國家發展成就,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凌友詩表示,抗戰歷史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最能喚起港澳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因此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再恰當不過了。她指出,日本至今仍隱瞞侵華歷史真相,日本政要每年依然參拜靖國神社,美化侵華戰犯。這些行為警示青少年必須銘記歷史、捍衛國家安全。該紀念館內容全面,必將為港澳青少年帶來深刻的教育和啟迪。
全國政協委員、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指出,抗日戰爭是在力量懸殊的艱難條件下,千萬人流血犧牲,最終取得勝利,這不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貢獻,更是中華民族百多年來抗擊外敵的首次全面勝利,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捩點。
陳卓禧提到,當年許多香港熱血青年深受抗戰精神感召,毅然奔赴前線,展現與祖國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崇高情懷。他強調:「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持續奮鬥。香港經歷黑暴風波後,正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愛國主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陳卓禧建議,香港教育界可將學生內地考察活動與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及奮鬥歷程緊密結合,幫助青年建立報國之志,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向更深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