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惠譽:料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可達200萬輛之目標

時間:2017-07-17 17:06:58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7月17日訊(記者李永青)惠譽評級表示,受惠於內地消費者激勵措施、燃油車限牌政策及公共領域的大規模推廣計劃等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實現銷量由2016年的50.7萬輛,增至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然而,中長期市場發展,將取決於電池技術的改進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惠譽預計,中國的乘用車電動化比例將在2016年1.4%的基礎上穩步提升。在對燃油車實行限牌措施的一、二線城市中,電動車零售需求將不斷增長。2016年,限牌城市的電動車銷量約佔總銷量的75%。同時,隨着國家對低速電動車的監管收緊以及廉價低端電動車的供應增加,三、四線城市的電動車需求也會有所提升。由於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更充裕的地方政府補貼資金和更發達的充電基礎設施,這些地區貢獻了過去絕大多數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惠譽指出,由於慷慨的政府補貼刺激了消費者需求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3年至2015年間暴增18倍以上,但是在政府開始打擊新能源騙補之後,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銳減至約50%,且政府重新修訂了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其中規定了階段性補貼退坡辦法,提高了技術門檻,並延長了補貼申領週期。惠譽預計,廠商將下調含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售價,以承擔部分由補貼減少造成的消費者損失。鑒於一些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客車)良好的補貼後盈利能力,以及未來通過規模經濟和電池技術改進可能節省的成本,廠商有足夠的價格下調空間。 

  惠譽預計,到2019年,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車型將不止翻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本土和外國汽車製造商需要生產新能源汽車以達到中國監管機構嚴格的燃油經濟性目標;並且從2018或2019年起,乘用車廠商還必須滿足新能源汽車積分要求,以避免被罰款。前十大本土製造商約佔2016年中國電動車銷量的96%以上。中外合資品牌仍然落後,但將在未來五年內增加新能源汽車投資。 

  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約佔2016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的45%和幾乎全部的電動客車銷量。按2015年銷量計算,深圳的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取代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2016年銷量排名全球前20的電動車廠商中,有9個是中國電動車品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