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誠興集團行政總裁、飛鏢工房創始人徐詠琳/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誰說女子不如男,誰說成功靠父幹?誠興集團行政總裁、飛鏢工房(The Darts Factory)創始人徐詠琳(Jennifer)臨危受命女承父業後,另闢蹊徑地開創了自己的飛鏢品牌。接受本報專訪時,徐詠琳料飛鏢工房今年即可收支平衡,還表示會大力拓展電商銷售,加強線下活動推廣,推動飛鏢走出酒吧、成為全民普及的運動項目。/大公報記者 吳涵宇
作為誠興集團創始人、「螺絲大王」徐炳光的掌上明珠,徐詠琳難免自小生活在光環之下,她自爆每每隨父親參加活動時都會聽到諸如「你就係徐炳光個女」的言辭,不過笑稱並未感到太大壓力,只是在某次晚宴後義正言辭地同父親說,「終有一日,人地會話,嘩原來你係Jennifer爸爸!」顯然,現在的徐詠琳已經悄然完成了心願。
推動飛鏢成普及運動
見到徐詠琳時,她正在母校衛理中學舉辦飛鏢推廣活動。學校禮堂內豎立了十幾個智能鏢靶,徐詠琳身着印有The Darts Factory標誌的黑色T恤,簡潔幹練的淺色西裝半敞,不時擼起袖子親身示範,教一班學弟學妹怎樣掟飛鏢。她說,人人都知道飛鏢是什麼,想要玩得好卻不容易,以前只有在酒吧才有玩飛鏢的機會,希望通過飛鏢工房,讓它走出酒吧、走上街頭、走進學校,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
受到轉螺絲的方法啟發,徐詠琳於2014年發明出能夠調校重量的飛鏢,並且獲得了專利認可。當時她還沒想過要開公司專門經營飛鏢,僅通過朋友的社交網絡推廣該款產品,反應頗好。其實,飛鏢鏢筒採用的正是製造螺絲模具的材料,專注螺絲生產四十年的誠興集團自然對物料情況瞭如指掌,自己擁有核心技術,加上母公司的豐富資源,徐詠琳的飛鏢工房就順理成章地誕生了。
租金太貴 無意開實體店
飛鏢工房的產品以膠質鏢頭的軟式飛鏢為主,安全性更高,趣味性較強,受眾更加廣闊。除了自家品牌之外,公司亦有代理銷售韓國飛鏢品牌,冀通過與其他國家或品牌的合作,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徐詠琳稱,未來一段時間都會與該韓國品牌維持合作關係,不排除日後會與歐美公司展開合作。
她續指,目前公司的主要市場集中於香港及東南亞,而飛鏢靶在美國、歐洲亦有銷售。作為一個不足兩歲的初創公司,目前飛鏢工房的營運團隊僅有11人,受到人手和資金的限制,產品主要通過線上銷售,公司在Amazon、淘寶等電商平台都設有網店,不過目前最主要的銷售貢獻仍然來自公司官方網站。
問及會否開設實體店,徐詠琳認為香港租金太貴,暫時不會考慮,畢竟「辛辛苦苦賺錢用來交租都幾可惜」,用這些資金做好其他服務,舉辦更多推廣活動,性價比反而更高。她又補充稱,儘管不計劃開實體店,但在公司辦公地點設有銷售櫃枱,所有的產品都可供購買。
徐詠琳透露,目前飛鏢工房的銷售額約幾百萬,她形容「非常之少」,不過一直都呈上升趨勢,儘管至今尚未回本,但至今年底有望達到收支平衡。她相信,「只要肯去一路播種的話,就總會見到有收成之日。」至於未來的目標,她直言不喜歡「講到聲勢好大」,自己創立公司的初衷不是為了吸引投資者眾籌,現時亦都不會考慮上市。
必須了解市場競爭對手
與誠興集團擁有規模大且穩定的客戶來源不同,飛鏢工房的客戶「不會自己找上門」,意味着要更加主動、快速地做出反應,不放過任何機會。提到創業心得,徐詠琳強調,了解市場和競爭對手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不能短視地跟隨對手的玩法,切忌成為「複製+黏貼」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