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長安的荔枝》刷屏兩岸 「大陸的荔枝」風靡全球

時間:2025-07-01 05:02:24來源:大公报

  圖:大陸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最近在兩岸熱播。\網上圖片

  最近大陸劇集再度風靡台島。繼《藏海傳》後,《長安的荔枝》也受到台灣劇迷的歡迎。「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在《長安的荔枝》劇中,把荔枝從嶺南運到長安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今,荔枝「南貨北賣」熱銷大陸各省市,甚至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市場。

  這股「荔枝熱」也吸引了台媒注意。台媒指出,荔枝正以一種中國人都未曾預料的方式風靡全球,而這背後,是大陸用科技、冷鏈、行銷,完成了幾千年無法完成的任務。

  【大公報訊】綜合台媒報道:今年是大陸荔枝豐產年,俗稱荔枝「大年」,今年夏天以來,「荔枝自由」一詞在大陸社交媒體上熱度居高不下,相關話題閱讀量短短一周內便突破5億大關,成為炙手可熱的討論焦點。同時,《長安的荔枝》在兩岸熱播,也在社交媒體上帶起一波「荔枝熱」,不少消費者開啟邊看劇邊吃荔枝模式。

  與此同時,大陸荔枝的海外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據央視報道,在阿聯酋迪拜的一家華人超市,800公斤左右的荔枝,兩天之內就能銷售一空。而在阿聯酋迪拜,一箱1.5公斤的白糖罌售價在99迪拉姆,約合194元人民幣,算下來每公斤的價格在132元左右,相較於大陸市場,這個售價不算便宜,卻依然吸引了源源不絕的買家。

  台媒引述大陸媒體報道指出,荔枝正以一種中國人都未曾預料的方式風靡全球。荔枝的「魔力」首先來自它本身的天賦。真正讓中國大陸的荔枝「傲視」泰國、越南品種的是它的糖度。白糖罌荔枝的含糖量比東南亞同類高出約20%。這全憑千年積累的基因與古樹資產:僅廣東茂名一地,就保留着超過1.2萬棵300年以上樹齡的荔枝古樹。這些古樹結出的果實甜度與香氣都是現代樹所無法比擬的。

  大陸包裝技術真空保鮮18月

  「但這一切來得並不容易。」報道指出,冷鏈曾是大陸水果的最大軟肋,品牌也是痛點。但大陸荔枝的出海,正是對這種落差的集中反擊。在廣東茂名,142萬畝的全球最大荔枝基地上,種着300多種優質品種;廣東一省就有400萬畝荔枝,佔大陸一半、全球三分之一。這意味着從五月妃子笑到六月桂味、七月鳳山紅燈籠,吃貨們幾乎能無縫接力。

  更關鍵的是保鮮技術的突破。沒經過特殊處理的荔枝,三天就開始變褐;但2024年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努力下,攻克了荔枝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配合真空包裝,保鮮期最長可達18個月。在鎖鮮技術和航空運輸的助力下,荔枝在運到迪拜後依然保持與廣東市場無差的新鮮度。在阿聯酋,剛剛抵達迪拜機場的嶺南荔枝,仍帶着新鮮清香,便迅速登上了溫超集團超市的果蔬貨架,確保荔枝48小時內完成「採摘到上架」的全流程。

  《長安的荔枝》鮮明映照了千年前運送荔枝的極端困難,而現在大陸用科技、冷鏈、行銷,完成了幾千年無法完成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小小荔枝背後,是大陸資訊透明、產業鏈完整、上下游高度協同的縮影。如今,荔枝已經不再只是解饞的初夏果品,它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大陸農業的潛能與雄心。

  缺人手加天災 台荔枝產量不穩

  台灣其實也是荔枝重要生產區,主產區為高雄、新竹、台中、南投及台南等縣市,產期為5月至8月,主要種植種類有黑葉、玉荷包、糯米糍等,以內銷為主(幾佔99%)。但有分析指出,受到農業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荔枝種植面積下滑;又受到天然災害影響,近年來台灣荔枝產量不穩。

  台灣民眾今年實現「荔枝自由」了嗎?有台媒報道稱,今年台灣荔枝收穫總面積為9478公頃,受到去年颱風和今年3月連續低溫和降雨影響,今年產量歉收(僅剩3-4成),產量預計為5萬多公噸。由於量跌價漲,荔枝每公斤零售價上看80元新台幣,玉荷包甚至每公斤達100元新台幣以上,價格比去年高出3成。儘管台當局為受災果農提供現金補助,仍很難彌補多數果農虧損。

  台媒呼籲,鑒於未來極端氣候給果農帶來的天然災害的頻度、廣度及嚴重度增強,而台灣農業以小農為主,個人難以有效應對,需要當局備妥完善的應對措施並盡快落實,才能確保供需均衡,以免讓消費者失去「水果自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