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科企「搵真銀」 市盈穩未爆煲\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時間:2017-06-14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亞馬遜等科技股市盈率偏高,令投資者開始感到憂慮\資料圖片

  美國科技股在過去數天遭到拋售,連帶全球科技股亦遭殃。科技股在昨日雖然回升,但是市場人士對其戒心已經提高,認為該些股份股價在連升十二個月後,估值現已太高,隨時有爆煲的危險。

  然而,事實上,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在過去五年來雖然已大升了137%,但其市盈率(PE)卻僅僅增長了三成七而已,目前亦只有32倍,比起2000年科網股股災時的超過100倍仍有很大段距離。

  究其原因,今時今日科技股的盈利能力已不能與2000年的相提並論。只要有實際盈利增長支持,科技股市盈率仍然保持穩定,還未有爆破的危險。

  盈利強勁增長抵銷PE升幅

  美國納指在連升十二個月後,很多股份的市盈率亦同告向上,例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目前的市盈率已達到27倍,社交媒體Facebook更高達39倍,股價不久前突破了1000美元的亞馬遜,市盈率更不靠譜,竟然高達181倍,其他例如一直盈利欠佳的推特(Twitter),其預測市盈率亦有51倍。科網股市盈率偏高,令投資者開始感到憂慮。

  不過,目前納指的市盈率卻只有32倍,與近月曾創新高的英國富時100指數一樣。事實上,納指在過去超過五年期間,指數雖然大漲了137%,但是,市盈率卻只是由當時的20多倍,升至最近的32倍,升幅為37%,遠不及指數的升幅,而且比起本世紀初科網股股災前的100倍,更有一大段距離。

  原因是,在納指掛牌的公司,在這五年以來盈利都有非常強勁的增長,足以抵銷其市盈率的升幅。以全球最大搜尋器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而言,在過去五年間,股價雖然已大幅攀升逾兩倍,由當時的316美元,升至近期高位1004美元;但是,Alphabet同期純利亦大幅攀升了2.5倍,在互相抵銷下,谷歌的市盈率便不致像上世紀末科網股股災般坐火箭。除了谷歌之外,Facebook和蘋果等公司的盈利能力亦是眾人有目共睹的,所以即使股價狂升,市盈率仍然維持在較穩定的水平。

  科技融入生活 不可或缺

  毫無疑問,科技已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趨勢只會不斷加強,而不會倒退。美國股神巴菲特亦曾經指出,科技將會日益取代傳統企業,成為美國企業盈利的主要來源。因此,只要科技企業一直在「搵真銀」,即使股價不斷上升,其價值仍然是存在的,科網泡沫在今時今日可能仍未至於失控的地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