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本年度會期下月中完結。由於反對派持續「拉布」,嚴重拖慢審議撥款進度,令財委會尚有大量議程有待討論表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日前提出建議,會期最後四星期,將原本預留開大會的星期四時段讓出予財委會,加快處理積壓的議程。建制派對建議表歡迎,但反對派則反對,理由是要討論他們的政治議題或無約束力的動議雲雲。
立法會主席有權決定議程安排,有責任維持議會正常進行,梁君彥調整會議安排,以解決財委會「塞車」問題理所當然。立法會議員的職責是審議法案撥款,但反對派卻將議會當成上演「政治騷」舞台,寧願就老掉牙的「倒梁」議題大放厥辭,都不願審議撥款做正事,市民用大量公帑「養」這班反對派議員,與倒錢落海實在沒有分別。
從權力而論,基本法第七十二條明確規定,立法會主席行使下列職權:(一)主持會議;(二)決定議程,政府提出的議案須優先列入議程;(三)決定開會時間;(四)在休會期間可召開特別會議。由此可見,梁君彥完全有權決定在星期四不開立法會大會,而讓財委會利用這個時段加開會議。基本法亦明確,主持會議是主席的職責,現在梁君彥見到財委會大「塞車」,議會不能正常運作,因而調整議程,既是他的權力,亦是他的責任,並沒有可質疑之理。如果他因為怕得罪反對派,又或是要營造自己「開明」的形象而沒有採取針對性措施,才是失職。
況且,今屆立法會已到尾聲,基本上大會已經沒有重大的政策及法案需要處理,只餘下一些無約束力的議案辯論,將有關時段用作處理很迫切的撥款議題,無疑是更善用時間。現在反對派指擔心調動議程會影響到他們的動議,但他們的動議,不過是攻擊梁振英,炒作UGL風波的「老調」而已,這些議題反對派政客每天都在評論、每天都在開火,並沒有必要佔用立法會的寶貴時間。
立法會的「塞車」問題,反對派是始作俑者,他們毫無目的「拉布」,已經導致立法會的運作大受影響,當中不少更屬於關係香港經濟民生的撥款,反對派都照樣「拉布」。他們究竟為了什麼呢?梁振英即將離任,林鄭還未上任,反對派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拉布」?梁君彥現在的做法,某程度是要遏制反對派的「拉布」行為,以免損害立法會以至香港的利益。
安排會議是主席的權力,只要主席提出,並且得到建制派大多數立法會議員的支持,有關的安排理應如期推行,不必理會反對派。他們既要「拉布」,自然是反對有關建議,如果因為反對派的反對,就要撤回有關建議,豈不是讓反對派主導立法會?豈不是讓他們癱瘓議會的圖謀得逞?廣大市民都不會同意。
今屆立法會主席在主持會議的風格上更果斷、更積極用權、更重視議會的運作,這是好事,也有利扭轉立法會的歪風,現在梁君彥更應企硬,以香港利益為重,調整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