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通俄案」續發酵:特朗普越陷越深

時間:2017-05-25 03:15:50來源:大公網

  特朗普怒炒FBI主管科米,一如所料迅速擴展為政壇風暴。過去兩周,美國政壇進展令人目不暇給。

  12日,在解僱科米之後,特朗普在推特上「威脅」科米要小心說話,否則有「錄音帶」伺候。可16日,《紐約時報》爆出,在3月份解僱弗林當天,特朗普與科米有一次單獨會面,「希望」科米「放弗林一馬」,不要再調查弗林。科米在會面後,立即詳細寫下一份備忘錄,記下每句對話。國會隨即要求取得科米備忘錄,再接受聽證。

  17日,司法部任命科米的前任、布什與奧巴馬時代的FBI主管穆勒擔任「通俄案」的特別檢察官。特別檢察官有很大的權力,在90年代,特別檢察官斯塔爾幾乎把克林頓搞得身敗名裂。穆勒當了12年FBI主管,在胡佛之後任期最長,可見其能力非同凡響。而且也不大可能受特朗普影響。

  同日爆出,共和黨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卡錫在選舉期間(2016年6月15日)的一段錄音,麥卡錫親口說相信「俄羅斯付錢給特朗普」,但共和黨同事認為這只是一個「說笑」。同日又爆出,弗林在過渡時期,已經向過渡團隊報告自己被FBI調查收取土耳其游說金,但身為過渡團隊總管的彭斯卻據說不知情。

  庫什納成新調查對象?

  19日,科米答應在參議院公開作證。同日,媒體爆出,通俄案已經進入新的調查階段,一位高級白宮顧問在被調查之列。而媒體接力爆出,此人正是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他在大選期間是另一個與俄羅斯聯繫密切的特朗普團隊成員。其實,4月份已經傳出,他在填寫白宮安全清單的時候,沒有填上與俄羅斯的聯繫。很可能庫什納就是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聯繫的實際主事人。

  此前,弗林曾嘗試尋求做污點證人,在國會作證,但被國會拒絕。到22日,弗林宣布引用美國憲法第五條(不得自證其罪),拒絕在國會作證。諷刺的是,在去年大選中,特朗普多次指責為希拉里設置電郵服務器的工程師以憲法第五條拒絕國會作證,是「沒有犯法,何必拒絕作證」,現在可謂「現眼報」。

  23日,美國前CIA總管布萊納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開作證,在大選期間發現特朗普團隊中有人與俄羅斯聯繫甚密。雖然在8日,前情報總監克拉帕(James Clapper)作證時說「沒有證據顯示特朗普通俄」,但他隨後澄清,這是指他在1月份遞交報告的時候沒有證據,不等於現在沒有證據。

  經過這一系列事件,「通俄案」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分為「通俄」與「妨礙司法公正」這兩個不同的問題。

  在「通俄案」方面,現在基本可以確信,弗林與俄羅斯存在不正當的聯繫,甚至是「拿俄羅斯的錢辦事」。但這些聯繫是否夠得上「與俄羅斯合謀贏得大選」(即「通俄」),則需要更多的證據。弗林與俄羅斯的聯繫被情報機關監聽,證據是否足夠,等國會作證後披露更多事實即可。

  即便弗林「通俄」,特朗普是否知情是另一個重要問題,現在突破口轉移在庫什納,庫什納與俄羅斯有不正常的聯繫也有很大機會被證實。如果庫什納對「通俄」一事知情,卻任由其發生,或則根本是主謀,都不可避免地涉嫌「通俄」。而作為特朗普競選團隊中備受特朗普高度信任的核心人員,又是特朗普寵信的女婿,若庫什納「通俄」,說特朗普毫不知情,很難令人信服。但即便如此,除非弗林與庫什納指證,或者存在更直接的證據,否則要在法律上確定特朗普「通俄」,還缺少更有力的證據。

  原先,想用「通俄」控告特朗普有「叛國罪」,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但特朗普炒科米,並且如此露骨地要求科米不調查,這為從「妨礙司法公正」角度彈劾特朗普鋪平了道路,已經有理由展開調查。

  「妨礙司法公正」能否成立?

  科米的備忘錄目前還有爭議之處。第一,雖然剛上任的穆勒在22日已經訪問FBI,並接受關於這份備忘錄的簡報,但原件至今未有公開。

  第二,雖然可信度很高,但畢竟只是單方面的記錄,如果與特朗普各執一詞,也不能說完全令人信服。

  第三,如果當時特朗普確實「希望」科米放弗林一馬,這種「希望」是否算是施加壓力?如支持特朗普的人所言,如果科米覺得總統施加壓力,就應該即時上報,否則科米也違法;現在既然沒有上報,說明科米沒有感受到壓力。這對科米來說,可能是稍有棘手的法律邏輯問題。但對律師出身的科米來說,大概沒有太大問題。

  支持特朗普的人還認為,奧巴馬以前在科米調查希拉里結論出來之前,曾公開說,相信希拉里。「二次電郵門」時,奧巴馬又批評這是政黨操控議題,也是施加壓力。但這種「攪渾水」方法最大的錯誤是,奧巴馬是公開發表言論,光明正大,而特朗普專門支開所有人,密室談判,顯然不能相提並論。

  現在科米事件最關鍵的因素是,有否特朗普所言的「錄音帶」。如果錄音帶能證實科米所言不虛,妨礙司法公正就很可能成立。對特朗普來說,更重要的危機在於,情報機關不站在他一邊,科米被炒後,更增加情報機關怨氣。特朗普在炒掉科米之後,面試多個候選人,但已有多人退出,不願進入「熱廚房」,可見情報部門對特朗普反感之深。5月10日,特朗普與俄羅斯外長會面是機密的,事後竟傳出特朗普在會上「泄露」機密情報。消息如何傳出,自然最可能是情報機關的傑作。如果有錄音帶的話,錄音流出是大機率事件。 旅美學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