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基建下半年發力 帶動金屬需求

時間:2017-05-22 03:16:14來源:大公網

  圖:中銀國際環球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相信今年全年經濟走勢依舊平穩 受訪者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李靈修報道:近期中國大宗商品需求不振,甚至拖累全球市場走勢。中銀國際環球商品市場策略主管傅曉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中國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鑒於目前金融監管加強、資金偏緊等原因,期貨投資者熱情有所冷卻。在政府「穩中求進」的政策引導之下,下半年內地基建投資有望加速並取代地產,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從而帶動大宗商品尤其是基本金屬的需求將會提升。

  傅曉日前參加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亞洲年會時發現,海外機構對於今年中國市場較為樂觀,反而是內地人士的觀點較為謹慎。   關於內地的去槓桿行為,她認為,內地一季度經濟增速好於預期,再加上外部環境相對穩定,選擇此時作為降槓桿窗口期較為適宜,此舉亦利於中國經濟長遠發展。「二季度經濟增速出現小幅放緩也並不意外,相信2017年全年走勢依舊平穩。」

  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傅曉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地產,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藉此帶動內地基本金屬需求。她續稱,春節過後,由於境內電線及電纜需求的回升勢頭不及預期,導致銅線材庫存增加。但歷史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電網投資通常在一季度增長較弱,而下半年增速上升屬季節性趨勢。

  「一帶一路」拓礦產來源地

  傅曉特別指出,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沿線地區的基建發展蘊含巨大潛力。長期來看,對境內基本金屬的需求會有一定的拉動作用。此外,中國的大宗商品來源也將藉此進一步多元化,如目前鎳礦的主要來源是印尼與菲律賓,但上述兩個國家政策風險比較大。未來中國有機會將礦產來源拓展至「一帶一路」地區。

  自去年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外宣布,要在深圳前海設立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以來,其一舉一動就一直受到行業關注。傅曉表示,前海現貨平台與內地期貨平台的產品互補,可以更好的服務中小型企業,提高他們的參與度。目前內地其他現貨平台的種類不夠齊全,公信度也較低,缺乏統一透明的價格發現系統。而一個成功的現貨平台需要強大的公信力,能承載大宗商品交易的複雜性和國際化,並具有成熟的風險管控能力。

  前海現貨平台意義重大

  傅曉直言,深圳前海毗鄰香港,選擇在此處設立交易平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深圳前海自貿區的優惠政策支持,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關聯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深港之間的金融合作,並且可以更好地發揮港交所的自身優勢與相關經驗。可以說,港交所計劃在前海設立內地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台,進一步反映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生產及消費等方面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對於境內大宗商品市場與相應期交所來說,亦可從前海設立的交易平台借鑒經驗。港交所與旗下的LME都是國際知名的交易所,在期貨交易管理、結算清算、實物交割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有着完整成熟的體系,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不過,傅曉亦指出,由於港交所對於交易規則、資金管理等方面的細節尚未透露,而且中國證監會及海關等有關部門的監管政策尚未出台,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對內地市場具體有何影響還需要通過時間來進一步驗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