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不少港人憂慮退休後的生活。圖為積金局舉辦的研討會,參加者踴躍
市場上不少保險產品包括年金都設有非保證回報,因此保監處要求保險公司披露分紅保險的不保證回報實現率,而保險公司的網站亦會公布紅利實現率。事實上,紅利實現率不容易理解,因此有需要解釋紅利實現率的意思。
根據友邦的網站顯示,紅利的實現率包括周年紅利的實現率、復歸紅利的實現率及終期紅利實現率。這些基本上都是出於同一概念,就是投保人實際所得到的金額,與最初保險公司所預期的紅利相差多少。
根據友邦的「年金寶」計劃,其2010年保單在2015年周年紅利的實現率為93%,即投保人當年實際所得到的金額,是保險公司最初預期當年紅利的93%。即是2015年實際所得到金額,低於保險公司最初預期2015年的紅利。這亦反映到,有關非保證回報率較預期相差了多少。由於該計劃長達最少10年,現時仍未有保單完成派發,故在終期紅利實現率上是不會有顯示的。
另外,投保人必須注意,當保單被取消時,只會獲得保單現金價值。保險公司前期會扣除支付給業務員的佣金、管理費,而且前期利息是很少的,所以前期保單現金價值非常低。因此,投保人在供款後一至兩年選擇不再供款,數萬元的已支付保費,可能只能取回數千元的保單現金價值。故投保人在購買年金計劃時,須細心考慮是否有需要,否則投保後撤保,會白白浪費一大筆錢。若想更詳細了解退保的影響,投保人可向公司查詢保單每年的現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