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從A股面臨的宏觀環境來看,今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中新社
截至上月底,A股上市公司已經悉數公布了2016年的年報,以及2017年一季度季報。從各個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分化非常明顯。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公司的股價分化非常明顯。可以說,A股已經進入了一個大分化的「新常態」階段。從目前來看,這種分化主要體現在板塊分化、行業分化、個股分化三個方面。\西南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 朱 斌
板塊分化。A股主要分為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從指數上看,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滬綜指仍然處於震盪上行區間,中小板指處於震盪區間,而創業板指則逐漸走入震盪下行區間。從業績上來看,三大板塊的業績增速均高於2015年。
創板業績增速回落
但從季度比較上來看,2017年一季度主板業績增速喜人,整個板塊實現歸屬母公司(簡稱「歸母」)淨利潤合計7235.0億元,同比增速19.7%(2016年年報實現的增速不到3%),當前主板業績增速創四年新高。中小板企業板在2016年年報時維持了較高的增長,但2017年一季度業績增速有所回調,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26.8%(2016年年報為30.3%)。而創業板2017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大幅下滑,只有11.1%,以高增長着稱的創業板業績增速已經開始低於主板和中小企業板。需要指出的是,創業板這種低增長,也與2017年初的基數特別高有關。
行業分化。周期性行業經過供給側去產能實現業績強勢回歸:從2016年年報測算結果來看,有色金屬、鋼鐵、農林牧漁業績較為靚麗,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9884.1%、131.6%、129.8%;從2017年一季報來看,建築材料、鋼鐵、採掘、有色金屬業績較為靚麗,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99.6%、377.2%、326.0%、244.0%。從上述業績增速排名前列的行業分布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受益於過去兩年去產能發力的周期性行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行業發展趨緩或者價格提升較慢的通信、電器設備、公用事業、紡織服裝等行業業績增長緩慢甚至呈現下行趨勢:2017年一季度,計算機、公用事業、電器設備、紡織服裝、通信等行業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2.5%、-33.8%、-15.9%、-6.9%、-4.8%。
從行業股價漲幅上看,則又呈現出另一種分化態勢:業績連年保持穩定增長的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行業,在過去一年領漲各個行業。而鋼鐵、有色、採掘等周期性行業,由於其業績具有周期性,因此由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上漲空間已經反映在2016年的股價漲幅當中,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比較平淡。
資金追捧龍頭溢價
個股分化。板塊和行業的分化也鮮明地體現在了個股當中。正是由於板塊指數的分化,導致了滬綜指的失真。雖然滬指自去年以來走出震盪上行走勢,但相當多的個股卻已經進入下行通道。根據我們統計,截至2017年4月29日,共有969家公司股價低於其在滬綜指2638點時的價格。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有相當一批股票,如貴州茅台、格力電器、小天鵝等90多家公司的股價在最近一個月紛紛創出歷史新高。
個股分化的背後,是公司業績的分化。那些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龍頭企業,獲得了市場資金的追捧,形成了「龍頭溢價」。這一狀況在最近次新股的反彈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2017年一季報業績增速為負值的次新股,其最近五個交易日的反彈幅度為1%,而一季報業績增速超過30%的次新股,其最近五個交易日的反彈幅度超過5%。
從宏觀面和政策面的角度來看,上述的分化將持續,成為A股的一種「新常態」。從A股面臨的宏觀環境來看,2017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未來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而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中國金融行業將經歷一個較長時期的去槓桿過程,利率將會在較長時期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A股面臨的資金面並不寬鬆。
與此同時,A股的擴容仍然在快車道上,今明兩年仍將是新股發行的大年。在上市公司稀缺性不斷下降的狀況下,有限的市場資金將更加追捧那些業績增長確定性高的公司,由此形成公司股價的大分化。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投資者在做決策時,尤其需要關注公司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這是在A股「新常態」下獲得理想收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