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15時19分,C919國產大型客機穩穩降落在浦東機場,首飛成功。這一刻,飽含着中國航空人幾十年心血,國人期盼與夢想的大飛機正式開啟通向藍天的大門。
中國研製大飛機的故事,很多人已是耳熟能詳。從60年代開始的民航客機研製幾經挫折,運-10飛機的落馬至今還令老航空人心痛不已。新一代瞄準國際先進水準的大飛機起步於2007年,經過C919的總裝下線、首飛成功,中國人自己的大飛機正快步走向普通人的生活。
與有錢也買不來的軍用大型運輸機等戰略裝備不同,大型客機的購買銷售從來都是高度市場化的。既然能買到波音、空客,還需要中國人自己造大飛機嗎?據預測,未來20年中國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將需要逾6000架飛機,市場超過萬億美元。如果沒有自主研發的大飛機,「出口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故事仍將不斷上演。可以想像的是,歐美航空企業所壟斷的將不僅僅是巨大經濟效益。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其市場定位目標非常明確——國際主流機型,力求打破波音、空巴長期壟斷的大型客機市場。這不僅將包括龐大的中國市場,還包括一定份額的國際市場。作為目前中國高端製造業的代表,高鐵已開始逐步走出國門,駛向東南亞、非洲等國,為發展中國家帶來質優價廉的選擇。相信,C919以及此後會有更多國產大飛機機型成功研製並走向市場,令中國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國家。
有一些輿論質疑C919的國際採購模式。需要指出的是,C919除整體機型設計外,共實現了102項關鍵技術的攻關突破,這無疑是中國自主創新的碩果。而國際採購也是波音、空巴等航空巨頭都採用的先進模式,也是C919向國際市場進軍的關鍵之一。此外,C919未來將逐步提高國產化率,實現主要機載系統在國內的產業聚集,並逐步建立滿足適航要求的國產材料、標準件體系。
近年來,中國航空製造業捷報頻傳,無論大型運輸機、戰鬥機等軍用機,還是以C919為代表的民用客機,都展現出與綜合國力相匹配的航空工業強國實力。首飛是C919啟航藍天的第一步,未來將面臨着包括適航取證等階段的更多挑戰。
期待C919能夠早日飛翔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