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股的高估值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一旦資金面發生變化,就會引發市場整體估值重心下移
富途證券行政總裁 鄔必偉
法國大選形勢基本明朗,候選人馬克龍很大機會成為法國總統,法國以及歐盟的不確定性基本解除,市場風險胃納開始提升,歐洲股市大漲,帶動美國股市也是大漲,香港股市在外圍的帶動下,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反彈。惟有內地A股,卻爆發了小股災,以次新板塊、雄安板塊為首,市場出現了普遍的下跌,市場蔓延着悲觀的情緒,對於這次小股災的成因,筆者認為大致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隨着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被撤職調查以來,市場感覺整個金融反腐的力度會加大,對於險資的規範會加強。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對於後市的不確定性的預期在加大,引發了場內資金的平倉慾望,使得市場的拋壓增大而承接減少。
其次,就是銀行的委外資金大幅抽離。隨着央行明言會縮減資產負債表之後,銀行的委外資金就成為監管的重點,在市場長期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下,委外資金的抽離,一定會帶來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被動斬倉,由此引發市場的踩踏效應,甚至會使得一些中小創的股票喪失流動性出現閃崩或連續跌停。
第三,就是監管層對於次新股、高轉送、殼資源概念股的嚴打。筆者認為,監管層的本意實際是打擊那些借炒作高轉送、次新股的名義,來實現大股東和相關利益方套現或者減持的行為,引導市場資金走上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的方向,但A股市場上以題材、高轉送為主題的炒風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了,所以當資金大規模從相關板塊撤退的時候,必然會引發連鎖反應,出現明顯的下跌。
央行縮表已成定局
對於這種現象,筆者認為影響最大的還是銀行委外資金的撤離,因為會對市場資金面形成實質性影響,A股的高估值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所以必然需要充沛的流動性來支持,而一旦市場整體資金面發生變化,就必然會引發市場整體估值重心下移,這個對大盤的活躍度一定有很大的衝擊。然而,以目前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說,縮表已經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了。
對於目前的加強監管的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筆者也理解,監管層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但每個市場都有其成因及獨特邏輯,未必是監管層可以實質性影響的。比如打擊高轉送、次新股的炒作,在筆者來看,A股游資本質上都喜歡炒作題材,只有在大牛市的時候,才會進入白馬股當中。
以目前的情況,市場只是暫時以白馬股作為一個避風港而已,時機一旦成熟,還是會繼續以題材股作為炒作標的,到時無非轉換一個說法而已,所以,一個長期監管環境的建立確實需要各方付出很大代價的,希望市場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