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以志在必得之勢,擬收購東芝的計算機晶片業務。據外電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富士康預留3萬億日圓(約2106億港元),收購東芝的計算機晶片業務,為首輪競投出價最高者,而出價第二高者,報價只有2萬億日圓。分析指出,日本政府希望由美日企業組合的團體買入相關業務,但考慮到東芝的財困及富士康出價之高,如何抉擇,令日本政府及東芝高層感到頭痛。/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東芝半導體是全球第二大NAND型快閃存儲器廠商,其NAND閃存業務在全球約擁有20%的市場佔有率,僅次於三星。集邦諮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東芝分別以19.8%和18.3%的市場份額,穩居NAND市場第二的位置。從財務數據來看,東芝半導體存儲業務營收佔整體東芝公司僅約15%,營業利潤卻高達50%,現為整體集團最大的獲利來源。
對有關競購消息,東芝和富士康均不作置評。
日政府傾向美日買家
3月份,由東芝擁有多數股權的核反應堆生產商─Westinghouse Electric Co於美國申請破產,受此事件拖累,東芝2016年前3季經營性虧損逾5000億日圓。東芝首席執行官綱川智(Satoshi Tsunakawa)表示,在選擇買家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報價,其次是買方是否能夠快速完成交易。他坦言,明白到日本政府希望東芝注意國家在安全方面的擔憂,但這不是東芝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分析員估計,東芝公司的計算機晶片業務的合理價值,在1.5萬億至2萬億日圓之間。一位知情人士稱,另一家出價第二高的競購方,3月底在初始收購提議被東芝公司接受後,給出了約2萬億日圓的報價。消息人士稱,上述競購過程尚未進入最後階段,收購報價通常會在競購方仔細評估標的後發生變化。
市場消息指出,東芝晶片事業股權拆售招標工作,已初步篩選出潛在投資者名單,富士康名列其中。綜合近期外媒消息,美光、SK海力士、威騰和Bain Capital都可能是富士康的競爭對手。
現時,富士康沒有晶片業務,意味着該公司不會面臨部分其他買家將遭遇的反壟斷阻礙。除此之外,這宗交易對蘋果公司來說也將是天作之合,因蘋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均由富士康組裝,並採用東芝公司的晶片。
電子產業影響力更大
從具體產品應用角度,家電及消費電子產品與晶片有很大的關聯性,智能電視、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它。因此,若富士康收購成功,將來在電子產業將有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