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央行上月再度「隱性升息」

時間:2017-04-02 03:15:20來源:大公網

  中國央行昨日公告稱,為滿足金融機構臨時流動性需求,三月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SLF(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1219.8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還對金融機構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4970億元。央行並透露,上月16日分別調升SLF各期限利率10至20個基點,同步還調升MLF各期限利率10個基點。受訪專家相信,市場操作利率的調升是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短期內政策大幅收緊的概率不大。\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央行稱,三月對金融機構開展SLF操作1219.86億元,包括隔夜45.3億元、七天期754.62億元,及一月期419.94億元,當月末SLF餘額699.96億元。央行還透露,上月16日起,對SLF利率進行調整,調整後隔夜、七天期、一月期SLF利率分別報3.3%、3.45%和3.8%,分別較此前操作調升20、10和10個基點,「SLF利率發揮了利率走廊上限作用,有利於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央行還表示,上月對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4970億元,其中,三月七日開展六月期885億元、一年期1055億元,利率分別為2.95%和3.1%;當月16日開展MLF操作六月期1135億元、一年期1895億元,利率分別為3.05%和3.2%;MLF餘額為40643億元。當月,央行還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淨增加PSL(抵押補充貸款)1089億元,當月末PSL餘額22158億元。

  操作利率仍存調升可能

  記者留意到,央行上月16日對SLF、MLF利率的調升並非孤立事件,事實上,當日央行還全線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調整後7天期、14天期及28天期逆回購利率分別升至2.45%、2.6%和2.75%。另外,美聯儲亦在3月16日凌晨宣布升息25個基點,該消息發布後,中國香港、土耳其等相繼提高政策利率。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分析,當前市況下,抑制資產泡沫、防範金融風險,適當提高資金成本促進「去槓桿」,及應對美聯儲升息等,是央行操作利率上調的主推動因素。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坦言,央行調升利率有「防風險」的考慮,調升利率折射出貨幣當局穩定中美利差和匯率的意願,今年前2個月宏觀經濟指標的優於預期,也為央行順勢調升利率提供了宏觀基礎。他續稱,後續通脹對中國貨幣政策的約束雖將緩解,但美聯儲連續升息,疊加內地經濟平穩等背景下,仍應關注利率再度上調的可能性。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認為,二月中國貿易出現逆差,加之美國聯儲局於三月再度升息,中國央行有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動機;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短期依然穩定,債市利率震盪上行,市場利率已遠高於央行短期政策利率,並出現套利空間,所以央行上調利率也是隨行就市的表現。他相信,為金融去槓桿、穩定匯率等需要,若美聯儲繼續升息,中國央行未來仍有再度上調利率的可能。

  借各政策工具維穩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舉行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今年首季例會認為,現時中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但形勢的錯綜複雜不可低估。會議更強調,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展望未來,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期,今年中國央行不會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監管雖會有所收緊,但落實步伐將循序漸進;此外,當局將保持銀行間利率維持高位,不排除進一步推高可能性。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相信,受中國貨幣政策轉向中性,「控泡沫、防風險、去槓桿」成為中國經濟重要任務,及美聯儲升息等因素影響,現時內地整體市場利率已有所抬升,貨幣當局亦隨行就市調高了相關市場工具操作利率。鑒於內地經濟企穩尚存較多不確定性,而基準利率上調的政策信號過於強烈,甚至或對市場預期構成利空,預計保持存貸款基準利率不變仍是當下最優的政策抉擇。

  梁紅說,今年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的概率不大,鑒於上半年內地CPI相對溫和,寬鬆政策退出的節奏料較平和,「雖然貨幣政策或續退出寬鬆,且同時繼續推進金融『去槓桿』,但短期內政策大幅收緊的概率不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