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局昨日公布推出新訂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表明三歲不可練寫字,做好與小學銜接,希望家長與學界配合
針對幼稚園課程小一化的超前兼催谷歪風,教育局昨日公布《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17),重點包括指明幼稚園不應安排三歲幼兒練寫字,四五歲孩童不可做機械式操練,局方期望幼稚園按課程發展現況,由2017/18學年起逐步推行更新課程,落實指引建議,家長亦須與學界配合。家校會主席湯修齊呼籲小學校長應忠告幼稚園家長,不必為子女報讀小一面試班和學習班,否則將扼殺學習興趣。\大公報記者 黃穎雅
昨日公布的新修訂內容包括:加強幼兒品德的培育;學校應持守「兒童為本」的理念,學習活動亦以遊戲和探索為主,促進幼兒喜愛學習,不宜追隨小學的課程內容,以免出現課程小學化的超前教學情況。修訂指引又指出,「低班及高班幼兒也不應進行機械式的抄寫和計算,也不應安排過量、頻密或過於艱深的家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操練」。(見附表)
愉快學習 做好幼小銜接
指引表明,幼兒過早執筆寫字和機械式操練,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專責委員會主席許娜娜在記者會上指出,早於修訂《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中指出,教師不應要求幼兒班的兒童執筆寫字」,是次在新指引列明不應讓幼兒執筆寫字,是希望業界和家長都有共識,讓學生能愉快學習,小學和幼稚園做好幼小銜接。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歡迎課程發展議會建議的新指引(2017),他表示非常同意增加「品德發展」作為幼兒發展目標之一,又說新指引釐清了過去幼稚園家長對子女升學銜接的誤解。
湯修齊補充,根據他與多位小學校長的交流經驗所知,小學校長多欣賞學童的自理能力、生活習慣、自信心、品德、 表達能力及學習動機等各方面的特質,而非中、英、數方面的學術成就。
湯修齊呼籲,小學校長應讓幼稚園家長明白,不需要過分操練子女,為即將升小子女報讀小一「面試班」、「學習班」、「補習班」等做法亦不應鼓勵,此舉只會「令子女產生壓力,失去學習興趣」。
校長贊同早認識國民身份
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亦認同,有經驗的幼稚園教師,懂得如何界定過分操練的定義,亦不贊同讓幼兒班幼兒執筆寫字。她說,以其幼稚園為例,教師會讓就讀幼兒班的幼兒,學習繪畫線條,從中訓練手部肌肉,為升上低班學習寫字作好準備。
至於新指引建議,在幼稚園課程納入與國民身份認同的內容,林翠玲贊同小朋友應從小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尊重自己和別人的文化。
實習幼師:要尊重教師角色
有幼稚園實習教師表示,教育局推出優化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時,要尊重教師的角色,也要處理好幼小銜接,避免出現小一過分操練,以及監察未參加免費幼稚園計劃的幼稚園,有沒有教授過深的幼稚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