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理北京報道:在內地股市過山車般波動後履職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昨攜副主席李超、方星海等出席記者會,他用「穩、嚴、進」來描述資本市場的監管,並強調有信心解決IPO「堰塞湖」。劉士余表示,對於投資者強烈反感的「大鱷」和「妖精」,證監會不會坐視不管。市場分析指,劉士余向外界傳遞出強烈穩定市場信心的信號。
去年中國證監會頻頻出台監管措施,包括放緩註冊制並抑制炒殼再融資,同時強化稽查執法力度,全年指數基本穩定。劉士余透露,去年有280家企業通過IPO的審核,當中248家企業完成IPO,融資163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市公司去年再融資募集資金超過1.34萬億元。證監會審核通過的併購重組261家,通過併購重組,增加上市公司的資本實力9800多億元。
此外,新三板去年掛牌企業翻了一番,年底超過了一萬家,當年融資超過了1391億元,交易所債券市場方面,去年淨增加企業債券的籌資超過了2.7萬億元。
對於市場擔心IPO發行數量增加會影響二級市場,劉士余稱,須有新的公司進來,才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吸引增量資金。他有信心解決所謂新股「堰塞湖」問題,「市場上好像有一種預期,因為排隊時間比較長,多家新股一起發行,股市就可能下行。其實『堰塞湖』的數量效應並不是很重要,部分投資者心理效應更重要。」
在劉士余看來,減緩IPO這種方法沒有解決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穩健性的機制問題,沒有解決資本市場的源頭問題,沒有解決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
談及外界關注的金融大鱷話題,劉士余坦言,在金融市場上,金錢的誘惑是巨大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資本市場上的金融家與「金融大鱷」只有半步之遙。他說,有些原本是金融家的行為,卻成了金融大鱷的行為。
記錄所有破壞市場行為
劉士余強調,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機構做的違法違規,坑害中小投資者,破壞市場行為都是有記錄的。這些線索,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抓住不放。他又強調,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第二、第三任務還是監管,又形容「野蠻人」、「妖精」、「害人精」、「大鱷」等的行為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制度的擦邊球,在資本市場上巧取豪奪,侵蝕着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指出,劉士余從根本上給市場信心,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已經經不起折騰。萬喆認為,劉士余主政證監會後出台的一系列監管措施,一方面抓住了市場中利用違規違法進行投機套利的多種問題下手,比如定增減持等,另一方面搭建整體監管系統性,比如交易所質詢等。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聯盛則認同劉士余多番強調資本市場主要功能是服務於實體經濟,需穩定市場環境,需要有效定價機制,需要有效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