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倒數11日/全運開幕式主創團隊 女性展專業底氣

時間:2025-10-29 05:02:19來源:大公报

  左上圖:開幕式旗幟標兵參與排練。右上圖:開幕式引導員參與排練。左下圖: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外貌。右下圖:開幕式舞蹈演員參與排練。\資料圖片

  距離第15屆全運會開幕式僅剩11日,參與表演的演職人員已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全面進入高強度衝刺聯排階段。大公報記者藉此契機探訪開幕式主創團隊,與演出總監吳憲、莫子妍,儀式總導演王立媛,以及演出執行總監張瑋琳,展開對談,將目光聚焦於開幕式演出背後的女性創作者群體─她們穿梭在創意構思、執行落地、統籌協調等各個環節,既以「三十六計」的智慧拆解協調統籌中的複雜難題,亦憑如水般柔軟卻具穿透力的創作力,為整場演出注入獨特的藝術張力。

  一場大型開幕式於她們而言,既是綻放個人才華的廣闊舞台,更是在賽事歷練中不斷成長的進階課堂,從對話間湧動的年輕創意,更能直觀感受到這支女性團隊鮮活飽滿的活力與專業底氣。\大公報記者 胡若璋、黃寶儀廣州報道

  「永遠記得2008年奧運會舉國歡騰的氣氛。」「95後」的張瑋琳記憶裏,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全家人圍坐電視機前等待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瞬間,在她心中種下了演藝賽事的種子。更幸運的是,此後國家舉辦的各類國際賽事、大型文藝演出,讓許多如她一樣的年輕人,昂首看見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美,她說,「世界的交流融合,就是我們這代人最好的文化自信。」

  感受粵港澳三地情感聯結

  這份自信,化作她執行工作中的細緻與認真。「舞台執行不只是『幹好活』,要把導演團隊一句話的創意,量化成可視化的工單。」張瑋琳坦言,背後涉及的流程、項目、行業的龐雜,遠非十指能數盡。她的解法,是將難題拆解成十個甚至百個小任務逐一通關。在對接具體事務時,她總會主動探尋「老祖宗的審美」─「作為中國人,我們骨子裏的浪漫是什麼?祖祖輩輩信奉的是什麼?」這種思考,讓她在傳統文化中提煉靈感:從博物館文物的工藝、色彩裏吸取養分,融入開幕式演員的服裝與妝容設計,那些「新中式」的奇妙融合,常讓團隊忍不住讚嘆「酷」。面對「年紀輕輕能否扛事」的疑問,她目光堅定:「專業成熟度,看的是能扛多少責任、解決多少問題。」

  王立媛則在「儀式感」的大小之間,探尋粵港澳三地的情感共鳴。「每屆運動會表達的內容不同,但當下的我們,越來越自信包容。」她說,十五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同步舉辦,如何用「儀式感」鋪排「同」字,是最大挑戰。「這次比較特別的是,三地會同步升國旗唱國歌,三地代表團也將同時入場,這是『大』的儀式框架;『小』的細節裏,『同』是粵語及粵劇的親切呼喚、港樂及醒獅鼓點的熟悉節拍、廣府美食的舌尖鄉愁。」她希望通過這些設計,讓觀眾感受到三地民眾「同一片天空下拚搏、同一灣碧水間創新、同一個夢想裏起航」的情感聯結。

  通過藝術化呈現體育精神

  在她看來,大型賽事中「整齊劃一」的表演,是中國人基因裏的浪漫:「幾千人同聲同動,那種凝聚力是刻在骨子裏的精神。」但突破也必不可少─「不是打亂秩序,而是讓這份整齊被更多人接受,傳遞出我們想表達的情緒。」從北京奧運後「濃墨重彩講中國故事」,到如今「簡約講好體育精神」,王立媛感慨,時代對創作者的要求不斷提升,十五運會開幕式的核心,是「通過藝術化呈現,讓大家感受體育精神,讓全民健身成為『體育強則中國強』的註腳。」

  「從前期籌備、執行以及如今的倒計時排練,整個過程運行都比較平穩。」吳憲認為,「平穩」不代表「平淡」,而是證明大家的專業程度。「這意味着我們對各個細節都有預判能力,出現變量的時候能有其他設計來完整銜接。這是非常可貴的事情。」身兼殘特奧會演出總監的她,不僅關注開幕式的呈現效果,更看重賽事背後的人文溫度,她說:「大型活動的意義,不止於演出本身,還能推動城市建設升級。比如殘特奧會後,社會對特殊群體的關照會更深入,城市基礎設施也會更具人文溫度─這些進步,才是做大型活動的長遠價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