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談成果出爐,美方將取消針對中國(含港澳)商品加徵的10%「芬太尼關稅」,平均稅率由57%降至47%。31日,適逢第138屆廣交會三期正在廣州舉行,不少外貿企業都告訴《大公報》,美國客戶對此感到振奮,十分積極諮詢。
來自香港的永光國際商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勞偉文告訴《大公報》:「減稅當然是好事,有助恢復市場信心,讓美國客戶重新啟動採購。」勞偉文表示,美國市場約佔公司整體出口的45%至50%。馬上就是聖誕節,不少美國的聖誕訂單早已經在8、9月份已經陸續完成發貨,「美國客戶是要自己啃關稅都要採購」。他還稱,「有些產品美國找不到替代品,比較後仍會回到中國採購,因為我們有質量、規模和交付穩定性上的優勢。」
歐洲客商:在華採購添信心
來自比利時的採購商Benedicte Toumpsin告訴《大公報》,她這次從廣交會一期到三期一場不落,採購的商品包括食品、建築、紡織、電子、家用電器等,「中國是唯一一個『什麼都能製造』的地方。只有在這裏才能這麼便利完成採購。」Toumpsin透露,今年計劃在中國採購逾100萬美元的商品,中國製造的產品在質量、價格和交付靈活度方面都有優勢。
為了在不同展會之間更高效銜接,Toumpsin在廣交會期間還參加了香港禮品及玩具展及東京洽談活動。她言:「廣州、香港的交通非常便利,這對我們做全球採購來說很重要。」她坦言,相較廣交會上的大型工廠,她認為在香港展會上接觸到的反應迅速的中小型工廠亦不錯。\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李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