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阿根廷傾向民粹主義,所採用的政策帶來通脹高企,經濟體系被嚴重扭曲。圖為阿根廷街頭一隅
文|鄧普頓全球宏觀投資團隊執行副總裁 Michael Hasenstab
近年來,民粹主義陸續在許多國家崛起。民粹主義對不同的人含義不一,但本文使用這一術語來描述那些承諾一劑「速效藥」的政策,通常針對經濟問題,它們不像更正統的「藥方」那樣使人痛苦。傳統的政策建議一直是使用宏觀經濟工具來解決宏觀經濟失衡問題,包括但不限於採用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開放貿易、放寬管制,以及朝着更深程度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
經歷了過去十年來各種全球性危機之後,這些傳統的補救措施愈發不合時宜,隱憂重重。在一些發達經濟體,這一情況尤為明顯。它導致在英國脫歐公投中,大多數選民選擇讓自己的國家退出歐盟,以限制移民,並重新建立一套更嚴謹的國家管制政策和法規。在其他幾個歐盟國家中,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強硬政黨也愈發受歡迎,給即將到來的2017年德法大選帶來了不確定因素。
在最近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中均現民粹分子,表現得十分激進;他們主張更封閉和更強干預的經濟理念,以及對全球貿易採取更為孤立的措施,提議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廢除貿易協定或重新談判,並抑制移民。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墨西哥移民的尖銳批評,均預示美國將拉丁美洲拒之門外的傾向。這將對美國經濟不利,尤其諷刺的是,拉丁美洲主要經濟體正朝着相反方向發展,淡化民粹主義經濟政策,推崇自由市場經濟和親商改革。
我們分析了拉丁美洲國家在過去幾年的經驗。主要關注三個曾採取民粹主義經濟政策的國家:阿根廷、巴西和委內瑞拉。前兩個國家最近已掉轉了發展方向,而委內瑞拉依然堅守。我們認為,將他們的經驗加以比較,能夠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鑒,避免被民粹主義的美好表像迷惑。
當然,在宏觀經濟基本面和制度方面,先進的經濟體比本評論中所提及的國家處於更為強勢的地位。然而,我們認為採用誤導性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後果在本質上相差無幾。尤其是當保護主義政策看來非常有吸引力時,我們認為本文分析可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導。此外,我們強調那些採用扎實、正統宏觀經濟政策的國家,包括阿根廷和巴西,均存在巨大的投資機遇。
民粹主義的魅惑
下面圖表總匯了四個拉丁美洲國家,其中阿根廷、巴西和委內瑞拉曾被誘入民粹主義政策的陷阱,而哥倫比亞則免受其劫。它們在商品超級周期結束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這檢驗了四國維持各自政策框架的能力—轉向民粹主義的國家則顯現這方面的不足。
損害
傾向民粹主義的三個國家所採用的政策均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後果:通脹高企,經濟體系被嚴重扭曲,生產力增長受阻,匯率受操縱及高通脹導致實際匯率劇增(削弱了競爭力),某些國家的公共債務亦迅速擴張。
阿根廷和巴西已認識到因背離穩健的宏觀政策所帶來的嚴重損害,並作出相應調整;而委內瑞拉一意孤行所承受的慘痛後果不言而喻。哥倫比亞因堅持採用穩健的政策而幸免。
逆轉方向
在阿根廷,持續惡化的經濟狀況最終導致毛里西奧.馬克里(Mauricio Macri)在2015年11月取代克里斯蒂娜.基什內爾(Cristina Kirchner)成為總統。馬克里總統在一個強大的經濟自由化平台上當選。新政府迅速開展廣泛的改革,包括強化制度、收緊貨幣政策、整頓財政、外匯政策正常化以及調整國際關係。這樣強大、廣泛的改革象徵着阿根廷斷臂重生,並向國際投資者發出強烈信號,表明政府堅定不移地施行全新的經濟政策—我們認為,政府迎難而上的決心是建立公信力最有效的方式。
在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則是被迫開始對其採用的政策進行修正,皆因市場愈發不認可其執政方式,拒絕為其錯誤、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提供資金支持,加上其支持率急跌。巴西新一屆政府在米歇爾.特梅爾總統(Michel Temer)領導下,開始推進財政整頓,包括降低公共支出上限並準備對社會保障體系開展改革。政府也開始扭轉以往對經濟的微觀管理,以減輕由政策導致的經濟扭曲。最大的舉措之一就是在2015年開始放寬價格管制。在通貨膨脹持續上升,經濟仍處於衰退的環境下,中央銀行不得不在2015年達成一個艱難的平衡;在2015年中期保持實際利率穩定之後,允許其爬升(即使同期開始降低名義利率),以確保2016年通貨膨脹率下降。而貨幣政策的收緊也反映在早前信貸擴張的逆轉。
在哥倫比亞,儘管政策沒有實質性的惡化,但政府實際上已採取措施來應對由於匯率貶值而導致的通貨膨脹。該國已收緊貨幣政策;逐步整頓財政帳戶,以防範低油價導致低收入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同步進行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的談判,以結束與游擊隊的長期衝突,進一步加強和保護國家的民主體制。
在撰寫本文時,委內瑞拉的民粹主義政策仍在全面實施。該國人民現在面臨着極其嚴峻的狀況,包括失業率高居不下,且嚴重缺乏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由此已經引發了民眾抗議,給社會穩定帶來風險,所幸尚未導致政治變革,政策修正更無從談起。
邁入未來十年
哥倫比亞的政策制定與委內瑞拉正好相反,堅決反對民粹主義。值得注意的是,哥倫比亞始終保持着穩健的宏觀政策,僅受到匯率貶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影響。這一對比,結果一目了然。
在阿根廷和巴西,儘管政策矯正剛剛開始,但仍有理由保持樂觀。在未來幾年要保持這一勢頭至關重要,在這兩個國家裏,最重要的因素,即政治承諾似乎已就位,若能繼續推行新政策,我們認為這會帶來極大的益處。
相比之下,我們對委內瑞拉的前景感到悲觀。該國石油儲量超過沙特阿拉伯,但同時其經濟緊縮的速度全球第一,通貨膨脹率預計將高達1000%,且糧食和醫藥的緊缺正將這個國家推向人道主義危機。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沒有比這更糟糕了。
分析拉丁美洲這些國家的實際情況,能夠為發達世界提供重要的借鑒。我們並不是暗指美國或歐洲多國受到民粹主義的誘惑,有可能向我們在完整論文中談及的一些極端路線偏航,但在正統的經濟決策變成愈發不受歡迎的「老古董」之際,這些示例確實為我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