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受惠國策 煤炭股短線值博

時間:2017-02-05 03:15:23來源:大公網

  內地供給側改革成為煤炭行業的救生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過去12個月反彈57%,煤炭企業業績否極泰來,中國神華(01088)、中煤能源(01898)先後發出盈喜。儘管煤價近期回軟,但內地出台平抑煤價波動措施,具托底作用。分析認為,隨着煤企按規降低生產天數至276日,及憧憬煤股首季業績亮麗,煤炭股仍有值博空間,可是內地煤消費量逐年下降,煤炭行業長線恐難看好。\ 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針對煤炭、鋼鐵等行業產能極端過剩問題,內地2015年推行供給側改革。改革推進初期,並未立竿見影,直到去年初便開始見到成效,以煤炭行業為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由2016年1月下旬的每噸379元(人民幣,下同),反覆回升至2017年1月下旬的每噸590元,過去12個月升幅達到57%。

  煤企降低生產天數

  煤價升,煤炭企業亦可扭轉經營頹勢。根據發改委公布,2016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950億元,按年上升2.1倍。上市煤炭公司方面,中煤能源預告去年獲利18億至22億元;相對2015年巨虧25.2億元,有長足改善。中國神華則表示,去年盈利約248.9億元,按年增長41%。有諸內必形於外。煤炭股業績改善,股價自然飛揚。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及兗州煤業(01171)過去12個月股價分別累升63%、76%及112%。

  煤炭價格近期有見頂回軟情況,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去年12月初企於每噸599元,今年1月下旬回落至每噸590元,秦皇島動力煤價亦由去年12月初每噸667元,到今年1月下旬跌至每噸614元。煤炭股今次反彈浪是否結束?證券界短線仍然樂觀。

  中國銀河認為,春節過後,煤礦開工生產天數有望由330天恢復至276天,同時煤炭企業今年首季業績應該不俗,相信可以成為煤炭股的催化劑,建議投資者可逢低吸納有業績支持、估值低、有國企改革紅利的煤炭股。

  平抑煤價措施  助托底

  此外,發改委等四部門在春節前聯合印發《關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防止煤價大起大落,證券界視為對煤價有托底作用。以2017年為例,動力煤價位於綠色區域(每噸500元至570元)時,不會採取調控措施。當價格位於藍色區域(每噸570元至600元或每噸470元至500元)時,便會重點加強市場監測,適時採取必要引導措施。當價格位於紅色區域(每噸600元以上或470元以下),便會啟動平抑煤價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進行調控。

  對是次《備忘錄》,興業研究相信,明確監管層能夠接受煤價波動幅度在12%以內,對應2017年區間為每噸470至600元,故煤價出現大幅波動的機會明顯降低,煤炭行業周期屬性亦有所弱化。中泰證券表示,《備忘錄》壓縮煤價彈性,可以為動力煤企盈利穩定性提供保障。由於動力煤價已回落至備忘錄的合理區間內,動力煤價回落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紓緩。

  今年煤炭去產能工作持續,內地媒體近日引述國資委2017年度部署,計劃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山西省已訂明今年煤炭去產能目標2000萬噸;貴州今年亦計劃關閉煤礦120處,化解過剩產能1500萬噸。

  富瑞:撐煤價措施難持久

  然而,富瑞對內地煤炭行業看法較淡,主要基於需求面及政策面分析。富瑞指出,內地煤炭需求在2013年見頂後,連續三年回落,相信到2025年前,每年煤炭消耗量會減少3.8%。內地近期已關閉超過100個煤電廠,並鼓勵使用替代能源。

  富瑞又稱,內地通過限制煤礦產量,達至穩定煤價,目的在於曲線幫助煤炭企業的貸款人脫困,而非要拯救煤炭企業。因此,支持煤價的措施並不會長久維持下去,相信到2017年底會結束。因為長期支持煤價,殭屍企業問題將很難得到解決。倘若煤價居高不下,下游企業便會遭殃,尤其是發電企業;如此一來,發力改革也很難得以推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