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受訪專家認為,傳統年初銀行積極放貸,及市場信貸需求旺盛影響,一月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將在2.3至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之間,但同期M2同比增速或因M1同比增速的回落,及去年同期高基數因素而略有回調,總體看,貨幣政策更趨中性。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一月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或達2.8萬億元,當月新增社融規模或為3.8萬億元。
他解釋,去年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同比增13.5%,今年房地產銷售增速或遜於去年,並拖累居民貸款的增長,鑒於此,今年貸款餘額增速或放緩至13.1%,對應全年新增貸款規模約14萬億元,「假設今年信貸投放節奏與去年相似,今年一月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就可能為2.8萬億元」。
央行貨幣政策更趨中性
他又表示,當春節落在一月時,當月M1環比增速往往為負,因此「春節錯位」或使今年一月M1同比大幅回落,加之去年同期較高基數因素,上月M2同比增速或回落0.3個百分點,至11%,M1同比增速為15%,較前值回落6.4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鑒於一月份銀行系統有「沖貸款」的季節性效應,及市場旺盛的信貸需求,當月新增人民幣信貸或升至2.7萬億元左右水平,當月新增社融總量或為3.2萬億元,但M2同比增速可能由去年十二月的11.3%,小幅回落至今年一月的11.2%。
她續稱,考慮高基數效應,及今年地方債置換尚未啟動等因素,一月調整後的社融同比增速或放緩至16%左右,「對比去年十一月和十二月的17.1%及16.5%,貨幣政策更趨中性」。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坦言,銀行年初通常會投放較多信貸,但今年春節提前,以及節前或節中市場流動性壓力,或使部分銀行負債端缺口較大,資產端信貸投放或一定程度放緩。綜合年初部分地方債置換安排仍在醞釀和計劃中,且部分銀行在去年末已對信貸投向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優化,預計一月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約2.3萬億元,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速約12.9%。
他續稱,上月中國外匯佔款受外部因素衝擊,或較去年十二月有所減弱,加之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目前維持「穩健中性」方向,且年初繳稅效應使財政存款有大幅增加可能,預計一月M2同比增速或小幅回落到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