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理財概念從生活細節入手

時間:2017-02-01 03:15:32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廖潤鳳表示,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良好榜樣\受訪者提供圖片

  【大公報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社工廖潤鳳指出,3歲開始是兒童「啟蒙期」,家長可以開始教授理財知識,由淺入深,及鼓勵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多參與理財活動,例如幫助記下每月水電費,或者在超級市場格價等。她謂理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家長亦宜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良好榜樣。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指出,家長可從平日細節中入手,透過生活日常(如處理利是錢、到超市購物、規劃旅行或購置貴重物品等)教導孩子「想要」及「需要」的分別,並建立「量入為出」的理財概念。家長亦可按兒童的年齡及實際需要,按部就班教導他們認識、累積、處理及增值財富,並以身作則,謹慎理財。

  不少小朋友年幼開始已經使用八達通卡。廖潤鳳表示,對於小朋友而言,電子貨幣是抽象概念,惟家長亦要注意講解,令子女明白八達通卡「裏面也是錢,但要先增值才可以使用,不是用之不盡」。對於較年幼子女,由於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她不鼓勵小朋友使用「太方便的貨幣」。

  東亞銀行則表示,網上銀行服務漸趨普及,父母應早日讓子女學習使用電子銀行服務,開發孩子以電子科技管理財富的智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